当前位置: 首页>>劳工资讯>>文艺宣传

“乡土家园”摄影----乡镇服装厂里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6-05-09来源: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10级新闻传播类 万婧 作者:安之康信息咨询中心 点击:302次
华容镇,是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的一个小镇。小镇虽小,但却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优势:坐落于长江之畔;有着南方大多数小镇一样的典型特征——人口密集;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加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生长着我所有的年少时光和成长的痕迹。而小镇,也在以它自己的方式,一步一步用一种名为“发展”的方式继续着自己成长。
  小镇发展的方式,就是近年来以加工服装为主的服装厂的欣欣向荣。
  说到这里,就有了妈妈给我讲过的故事和她自己的故事。
  我妈妈是一名烫工,就在华容镇上的一家服装厂里上班。按经验,她现在也可以算是一名“老师傅”了,因为她已经在做服装这个行业干了五年。我们家的一件有纪念意义的小事记之一就是被我弟弟视为珍宝的第一个MP4,就是五年前妈妈初涉服装厂拿到的第一笔工资买的。还记得那个月她拿到了八百多块钱,却带弟弟去买了他向往已久的MP4,整整三百块……到现在,那个MP4依然在我家里作为一个“古董”保留着。也就是从那一个月起,我的记忆里,服装厂的印象就开始扎根。一直到现在,那段记忆已经生长了五年,愈发深入。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女孩子们想要学一门手艺是很不容易的。那个时候,因为是在农村,辍学的女孩子很多,可以学的手艺又很少,所以想学门做服装的手艺是相当不容易的。那时,华容还没有正式的服装厂,街上有的是各种各样的裁缝店,想学缝纫的话还得自己有缝纫机,条件较好的家庭,家家户户都有缝纫机。但那时家里穷,所以我就没有学成做服装,而是在一家农机厂里上班。”
  这是妈妈年轻时候的故事,也和大多数镇子上的女孩子一样,没有学成缝纫手艺的自己,不会想到自己将来换了不知道多少工作之后,最后依然会回到服装厂里。这个就是服装厂故事的前言。那个时代,那时的经济,私营的服装厂还没有崭露头角。
  中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跨度,我没有了解。不过那时的服装厂已经在不温不火中发展,不过没有形成规模。在我童年的那段记忆里,镇子上的人的主要经济来源要么是在家里种着一亩三分地,守着收成;要么就是外出打工。不用干活的在家带孩子的女人们,为打发时间几乎每天都会在街上的牌铺里摸几圈,那几年,在我的印象里,大大小小的牌铺遍地开花。
  直到五年前,街上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电机培训”的广告。“电机”就是现在服装厂里的缝纫机。做服装的手艺也不再因为没有机器,没有师傅而只在少数人中传播,而是被批量生产,被更多的想学服装的人“取经”。那时,学服装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不仅有十几岁辍学的女孩子,刚结婚的没有工作的姑娘,还有从别的厂子转行过来的阿姨。我妈妈就是在那一年学的熨服装这个手艺的。所有的这些,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在华容镇上,已经有了越来越多,效益越来越好的私营服装厂。老板大批招工,而且工资可观,所以电机培训的班子一时繁荣,也为各种服装厂输入了越来越多的员工。厂子的效益与员工队伍的壮大其实是相辅相成。
  五年的时间会改变什么?我是想不到的。五年之后,小镇还是小镇,可是它的面貌已经有了变化:贯穿小镇中心的两条主要的街道上,各种大大小小的服装厂有十几家。大的有几百名员工,小的只有一百来人。越来越多的家庭妇女由原来在家务农或者带小孩的角色,转换为去服装厂上班的员工。而可观的工资,也逐渐改善了她们家庭的生活。在我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仍是那个老古董MP4。
  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是我的也是镇子上很多人共同的感受之一,但另一种改变则发生在另一些人的观念里,另一些人中就包括我。五年前,那时私营服装厂的发展还没形成规模,效益不太好的时候,可以去小服装厂上班的只是镇子上小部分人。那时我以为她们要么是早早辍学的学生,要么是在家无事可干却又不能吃苦的女人,她们身上没有赚钱养家的压力,所以就到小服装厂这样一个轻松的地方充实地打发时间。直到后来我妈妈加入转行的队伍,和当年的大批人一起涌入服装厂,我才一点点发现,自己的那些想法真的是太不食人间烟火。#p#分页标题#e#
  五年的时间,妈妈的生活大部分都是紧绷在弦上,厂里,家里两点一线。“要赶活儿的时候,我们都是挤一分一秒的时间,连倒水,去上厕所的时间也没有……”她曾经一连好长时间天天加班,也曾经一个人在车间里做到很晚;没有时间逛街,没有时间看打扮,甚至没有时间好好在家吃个午饭……我在家的时候,她总不经意的小伤感一下,自己怎么老得这么快!我那时不懂事,也不懂得在意。后来在拍这组专题的时候,她从最初的期待到最后不忍看相机中的自己,感叹的依然是同样的那句“自己怎么老得这么快呀!”我翻出所有照下的照片,定格有我拍下的服装厂里各种各样的人,不同姿态,不同面容,隐隐之中,我觉得她们和她这般相似。
  而我,在家的时候给加班的她送过饭,去给做错活儿而返工的她帮过忙,每天晚上做饭之前会打电话问她今天几点下班,饭桌上的笑话我们都习惯了“我们厂里……”这样的开头。然后呢,每周回家的时候直接去服装厂里找她拿钥匙,每次上学之前也是直接去厂里和她告别……因为她,服装厂不知不觉中也成为我的生活中一段。只是关于服装厂的故事不止就是我家的这一个版本——
  “厂里有有人在镇子上面买了房。老人在家带孩子,家里两个人一起在外面赚钱,家里的条件好多了,就不住在那些偏远些的村子里了……现在,那些村子里基本上已经没有多少年轻人,都搬走了,就是一些老人还在老房子里住着。”
  “我们组里基本上没有住在很远的湾子里的人了,这几年都搬到镇中心来了。买了房后,孩子也转到镇上的学校,像你们小时候上的那个小学,都已经拆了。”
  “厂里有人根本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多读些书,小学、初中毕业了就带她出来学做服装,现在服装行业这么景气,女孩子学多了东西没用,还不如老老实实学做服装。”
  “发工资的时候,我也抱个豆浆机回去。”
  “我同学小学毕业后就去学的做服装,到现在做了五年了,听说已经给自己存了十万块钱,我上学的这些年都花了我家十万块了。”
  ……
  我耳闻或者目睹的关于服装厂的故事基本上每天都琐碎的上演,我也对那些片段早已习以为常。人口流动的大势所趋;人们从对土地的依赖到逐渐转为对市场的适应,生活依然艰辛而疲惫,只是更让人看到希望;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与守旧的思想观念依然在摩擦与冲突。这是我现在理解的关于小镇处于发展之中的隐性深层一些的东西,就是从服装厂这个小的视角出发。



  1.这是一家服装厂的车棚,里面摆着的是来这里上班的员工的自行车与摩托车。这家服装厂原名叫“春燕服装厂”,后来改名为“蓝翔分公司”。我妈妈就在这个服装厂里上班。全厂一共有四百多名员工,是华容镇上一家比较大的服装厂。车棚在服装厂新厂房的后面,后视镜里映出来的是服装厂的一个大门。
  此时是早上八点多钟,但门口已经没有多少人进进出出的了。因为服装厂里没有严格的上班时间限定,但由于是流水线工作,每天有一定的工作量,大部分人上班都来得特别早。每天清晨,无论寒暑,街道上涌向服装厂的自行车、摩托车的车流已经成为镇上一道司空见惯的风景。#p#分页标题#e#
  车棚,厂门口,车间,做服装人的一天,就是这样开始的。


  2.这里是服装厂里的食堂,是由原来的旧厂房改造的。图中一个人在上班之前把饭盒拿到食堂。
  因为中午只有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所以许多人都在食堂吃午饭。“感觉每天时间都绷得紧紧的!”妈妈曾经跟我说过。因为要上班,又要在家照顾上高中的弟弟,所以她常常觉得自己每天的生活是绷在弦上。
  快节奏的生活似乎是北京、上海这样大城市里的白领的生活标签,而小镇里人们的生活节奏永远是外界想象中的简单闲适,如同时光。但事实是:如果你来到华容镇上的任何一家服装厂,就会改变曾经定格在你脑中的想象,生活在这里是“紧紧”有条的!


  3.图中为食堂中的一张放满碗的木桌子。中午在食堂里吃饭的人挺多的,所以木桌子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饭盒。桌子前面是做饭的简单灶台,大锅大灶的,不过张罗一百来人吃饭还是没问题的。
  中午食堂会供应免费的午饭,但只供菜,不供主食。米饭要自己蒸:带淘好的米,放在饭盒里,然后由食堂里的阿姨蒸熟。百家碗里盛着百家的米,蒸的百家的饭,吃的是同一锅的菜。可是此时“百家饭”可不是彼时的“百家饭”。


  4.几个大冬瓜是那几天中午的菜色,外加个腌菜。一般中午吃饭的时候就只有两个菜,仅此而已。
  尽管食堂的菜很简单,很多人刚来吃不习惯,但后来还是待在食堂吃午饭,因为赶回家吃饭又匆匆赶来上班,“真的很折腾!”另一方面是节约,虽然家里的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但在服装厂里上班的人大多都很节省。


  5.偶尔给自己开开小灶!从家里带点菜中午蒸着吃,补点营养。图中放在蒸箱里的就是从自家带来的黄豆和买的芝麻酱。
  现在是暑假。在上学期间,由于没有时间回家做饭,有很多师傅的孩子放学了也在厂里的食堂里吃饭。但我妈妈每天依旧挤时间中午回家给上高三的弟弟做饭,她说食堂里的菜没有营养。#p#分页标题#e#


  6.这家服装厂是民营企业,虽然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一定的规模了,但不管是管理还是设施方面,都还不太完善。图中为这家服装厂的一间存放厂商提供的布料的库房,地上横七竖八堆着的、躺着的是捆好的布匹。
  老板接了一笔很大的订单,做长袖军装,据说要做到十二月份。记得妈妈跟我说过:“很怕做小订单的活儿,因为做不了很长时间就要换款,很怕换款——刚刚做手熟了可以多赚些钱的时候,就要换做别的款了……如果老换款的话,每天不仅累,而且根本赚不了钱。”


  7.这里是裁剪室。图很中是一个很长的裁床,布匹从库房里拿出来之后,第一道工序就是剪裁。隐隐约约的几个人是裁剪的师傅,她们正在把布匹展平。
  我在拍照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一些眼熟的面孔——有街上小副食店里老板娘,有曾经在我们初中门口摆摊卖早点的阿姨……


  8.这位也是裁剪的师傅,他是一位做了多年服装的老师傅,属于服装厂里的技术人员。他的身后就是各种服装样式纸板模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服装行业里也有人才!虽说是小型的民营服装厂,但老板很惜才!
  老师傅说话很幽默,说这里太简陋了,要是给别人看见了还说我们的厂子怎么这么破呀!要拍的话去新厂房拍,哪里多气派!


  9.这些师傅在打号。就是把衣服的尺寸等号码印到裁好的布料上面,她们手中的小打号器就是专门用来打号的。为了加快工作效率,她们手指上都套着橡胶指套,好“翻页”。


  10.是在裁剪室的一个小角落里找到这位师傅的,她也是在打号,只是她打的是另外一种号码,必须这样一层层把颜料刷到布料上去。
  湖北。夏天下午,窗外的阳光很强烈,而这个墙边的小角落里,很拥挤,很热。#p#分页标题#e#


  11.地上放着的,一堆一堆的,是已经裁剪好的布料。已经打完号,捆好、系好,就等着人过来取走,送到下一个师傅手中,然后进行下一步加工。它们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加工,即将走向车间!


  12.这位师傅是厂里“稀有”的男员工,他在贴内衬,每天的工作就是摆小布条,然后放到加热器里加热,加固。在服装厂里的工作都差不多是这样的。看上去似乎很简单,也看不出哪里累,但日复一日的单调和枯燥真的足以让人疲惫。
  虽然不是在烈日下抗钢筋水泥,但这种实实在在的体力活儿真的是后劲很足——疲惫是沁入骨子里的。
  他的妻子也在这家服装厂里上班,只是做的活儿不同。有时,会觉得生活在这里真的是很纯粹。实实在在的劳动在这里换成实实在在的工资,然后养家糊口,经营生活。


  13.图中的这个大家伙就是加热器,摆好的布条就是送到里面去加热。
  裁剪室在旧厂的三楼,顶层,夏天,里面只有墙上挂着的小电扇扇风,大热天,我觉得电风扇里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加热器时时刻刻都在向外发散着热气,就是在冬天,这个里面也可以直接穿单衣。拍照的时候,里面像个大烤箱。


  14.接下来出场的副工——烫工。场景也从旧的裁剪室转移到新车间。她们要做的就是将服装的肩章和袋盖烫成有棱有角的模样,这是这一款。而平时她们的工作就是烫各种各样的肩章、袋盖,圆的,方的……日复一日。图中的白色和蓝色的线就是送气的线。她们用的都是气熨斗,由厂里的锅炉房直接统一供气。这位正在烫袋盖的是我的妈妈。
  突然觉得这两条送气线围绕起来的弧形很像一扇窗,推开窗看到的就是生活的本身。


  15.长时间和熨斗打交道,所以她们烫起这些棱棱角角的肩章和袋盖就特别娴熟和麻利。图中就是我妈妈在忙的时候我拍下的照片。是我认为的一组特写镜头。#p#分页标题#e#
  拍完之后,在相机上我把照片翻出来给妈妈“欣赏欣赏”。她看了一眼之后,马上就不愿意看第二眼。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从来没有这样看过自己的手,这次是第一次这样认真的看着自己的双手,觉得那双手真的是老了。妈妈今年只有四十多岁,她说:“看那些老年斑呀,却感觉自己的手已经有五十多岁了,老得太快了。”


  16.这一叠平平整整的军装袋盖是刚刚妈妈的那双手熨出来的“作品”。它们看上去不像是单调的工业半成品,而像是细致的艺术品。在这个工作台的对面,是同样在熨袋盖的另一位师傅,此时,面对面的两个人都在忙活。
  我简单计算了一下,做这款军装长款衬衫,她们一天平均的工作量是350件,而每一件衣服上就有两个肩章和袋盖,这样算一下,烫工一天平均就要烫700个肩章和袋盖,加起来就是1400个……


  17.前面的工序都是铺垫,接下来就要步入正题——车工即将一显身手。图中的流水线上正在工作着的都是操作缝纫机的车工。车工是服装厂里的最大的群体。图中这位师傅正在做袋盖。
  这家服装厂今年刚修了新厂房,新的车间明亮宽敞。一排排的人,都是一条条流水线。她们每天做自己该做的活,但都是差不多的事。


  18.图中这位师傅的手边就是已经做好的一批活儿。做完一捆后,就要交给后面的师傅接着做,布料从流水线的头走到流水线的尾,就可以变成一件差不多成形的衣服。流水线上出来的都是批量做好的服装。传统的缝纫手艺在这里被工业化和市场化。
  是不是生活在这里也被批量生产?


  19.这位师傅做的活儿挺好玩的,她正在为每一件衣服钉扣子。到这里就是服装的尾道工序了。图中桌子上放着的就是军装的扣子。
  只是她们都不算是像烫工和车工那样的“技术师傅”,所以尽管她们每天工作的时间和其他的师傅差不多,但每个月拿到的工资却少得多。

#p#分页标题#e#

  20.这位奶奶被一堆衣服“包围”了。她老人家是剪线头的,因为眼睛已经发了(看近处的东西不清楚),所以带着老花眼镜。每天也和大多数师傅差不多时间回家,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在服装厂里上班的有各个年纪的人,不仅有像老奶奶这样人,还有早早辍学学服装的年轻姑娘,刚刚结婚的女孩子,几年前从效益不好的单位转行学做服装的阿姨,做了十几年服装的老师傅等等,她们的角色不同,但生活态度和方式却有着本质的共同。


  21.这位师傅做的是最后一道工序——查活儿,就是检查每一件做好的衣服,看是直接送下去包装还拿回去返工。修了新厂房之后,员工们的工作环境改善了很多。她的面前是车间里的冷水空调的排风扇,尽管外面的气温是摄氏三十五、六度,但里面依然通风凉快。
  “新厂房里又凉快又干净,在这里上班累是累一点,但还是觉得挺好的!”又可以上班赚钱供我和弟弟上学,厂子离家近,又可以回家照顾上学的弟弟,妈妈觉得这样她很满足,很踏实。她跟我说过好多次,只要肯干活,在这个社会上是饿不死的。自信,自尊,都是靠自己的劳动赢来的。


  22.这是妈妈的工具盒。她告诉我,铅笔是做记号用的,肩章、袋盖的棱棱角角就是靠那块铁片烫出来的。旁边放着的是她的饭盒,下午下班后就要带回家了。


  23.此时学校里正放着暑假,这段时间车间里经常会看到小孩子。因为家里没有老人帮忙带孩子,把孩子一个人放在家里又不放心,所以有些师傅就吧小孩子带到厂里来了。
    厂里没有各种条条框框的规章制度,规矩大多是自己约定俗成的。服装厂给小镇人们的生活带来改变,也许会在这一代小孩子的童年里留下烙印。
  这个小男孩想给妈妈帮忙。


  24.这个也是放暑假的小男孩,貌似待在这里有些无聊了。#p#分页标题#e#
  车间里有好几个小孩,这个小男孩不爱和他们玩,喜欢自己一个人。


  25.对小孩子来说,有了玩伴,也就有了游戏,有了乐趣。
  是不是长大之后,童年里的记忆里会有一段有关于服装厂的片段。那里的伙伴,那里的游戏,那里无处打发的时光。


  26.这里上班的师傅们,她们中有些人的房子就在服装厂的附近。所以下午的时候,会有婆婆抱着小宝宝到车间里来转一转,因为宝宝的妈妈就在这里面上班。这位抱着孙子的奶奶笑得多开心!特别是很容易觉得漫长的下午,服装厂里偶尔会发生一些小插曲,让人暂时忘记疲惫。


  27.每天到了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这位阿姨总会挎着篮子到车间里来卖包子。她每天这个时候会到各个服装里卖包子。其实,这里还是一蛮大的市场的!因为一刻不能停地工作了一下午,到了这个时候师傅们都会肚子饿的,所以很多人会在这个时候给自己加个小餐。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看到买包子的阿姨来了,小孩子总是很高兴的!去买包子了……


  28.疲惫。今天的工作提前一点做完了,工作台上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再没有可以送过来的需要烫的肩章和袋盖。她们平时几乎没有双休,也没有什么节假日,就是每个月会有一两天的休息。有时偶尔的停电,全厂才会放个小假。每天,她们就是像是上紧了发条,在工作台上,流水线旁,时时刻刻运转……
  熨斗终于停下来了。其实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等到我可以赚钱的那一天,第一件事就是把妈妈从服装厂接回来,不让她去服装厂里上班了。真的,十几个小时的体力活,其实很累很累。


  29.今天是发工资的日子。组与组之间,各种原因,工资可能不太一样,但也相差不了多少。所以这个时候,偶尔会有人因为别的组拿的工资比自己组的拿得多抱怨几句,但随即就会忘记了,因为发工资的标准是最公平的“多劳多得”。#p#分页标题#e#
  当所有的劳动变成手中的工资时,似乎生活突然间变得踏实而有底气。多拿少拿尽管隔不了多少,但毕竟是自己的劳动所得,所以大家都特别关心。


  30.数着手中的工资,真开心呐!
  写在脸上的疲惫,都会在这一刻绽放为笑容。


  31.这个月妈妈她们组每个人发了差不多三千一百块钱。在华容这个小镇上,消费水平也不算太高,这些钱其实算挺多的了。拿到自己的工资后,妈妈心情特别好:“拿着这一摞钱,其实觉得蛮有味的!”
  下班之后,我和妈妈没有直接回家,她说:“走吧,你想吃什么,我请客!”


  32.图中是挂在厂门口的一则公告,内容是老板自己规定的。因为这次老板接的是一笔大订单,所以对衣服的质量要求很高。服装厂里没有严格的上下班时间规定,早做完早走。但为了保证这批服装的质量,老板不得已出此“计策”:每天下午从两点到六点会锁门,六点之后才开门,师傅们才可以回家。
  这个规定别有一番特色!


  33.这是傍晚的时候在服装厂的二楼拍到的。越来越多在服装厂上班人在厂子附近买了房,家就从偏远一些的农村搬到镇子中心。所以在镇子中心,昔日的老房子渐渐消失,越来越多商品房拔地而起。
  这就是一种所谓的发展吧。伴随着服装厂的欣欣向荣之势,加速了整个小镇人口的流动:从村到镇,从镇到城。而这种人口流动的趋势更形成了经济发展的活动链条,随着时间,小镇在“发展“的洪流中,向前摸索行走,忧喜自知。


#p#分页标题#e#  34.图中小女孩的家就在服装厂的后面,她和奶奶一起,在厂门口等着妈妈下班。
  生活,疲惫,纯粹,踏实,温暖。
  平凡的人,做着平凡的工作。“发展”,这个空洞而遥远的词语,突然那样真正感知到它的存在,那样触手可及。
------分隔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