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劳工资讯>>分析评论

让生产事故远离劳动者----浙江采访录 (2005.1.17)

发布时间:2016-04-08来源: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作者:王冬梅 点击:139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必须转变职能和工作方式,从过去的以行政干预为主,转到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的手段上来。随着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大量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发展很快,而且随着经济形式、用工形式和分配形式的多元化,迫切需要政府有针对性地制定必要的政策,来指导和规范各类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从而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

  民营企业如何加强安全生产措施是近年来人们始终关注的话题之一。但在民营企业安全事故频发时,一些地区的安全监管部门却以民营企业的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不顾工人死活、工人为追求工资最大化而忽视安全生产作为事故频发的理由,似乎这是企业和职工自身因素所致,他们也无可奈何。
  一个地区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作为政府的行政管理机构,其职责就是要依法指导、校正、监督、处罚违反安全生产的各种行为。从法律意义上讲,出现安全事故不管企业应付何种责任,作为安全监管部门无疑是一种失职。这种失职行为不仅给发生事故的个体造成伤害,更重要的是造成了一个地区安全生产管理的无序。无序必然造成混乱,无序必然事故频发。———编辑手记
  

  近年来,浙江的民营经济成了全国的一大亮点,成绩斐然。不少地区都在以浙江发展民营经济的经验为蓝本做着奋起直追的规划。然而,浙江一些民营企业的劳动和安全卫生环境条件恶劣,劳动保护设施匮乏,造成劳动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事故隐患大量存在。
  在浙江金华市管辖的永康市,有上万台冲压设备没有安装防护装置,因此每年有近千名工人发生人身事故。
  2004年11月中旬,记者跟随全国安全生产万里行“浙江专题行”采访团到浙江非公有制中小企业较多的金华、温州两市,重点了解和调查当地冲床加工作业安全生产情况。
  在一周多的时间里,“浙江专题行”采访团从表面上只是发现了一些企业生产存在粉尘污染、工人不穿保护服等问题,没有看到特别恶劣的工作环境,在医院里也没有看到社会盛传的住满伤残工人的景象。
  这里的劳动安全保护是不是做的比较好呢?记者发现,在生产流水线上工作的工人戴的口罩和防毒面具是崭新的,企业的厂房墙上所贴的安全警示标语、职业病防护知识及其他宣传品等绝大多数是崭新的,一些有关安全的张贴画甚至胶水未干。
  与几个同行的媒体记者出去暗访两次,但只要当我们刚到一些企业门口未等了解情况,对方就问:“你们是安全万里行的记者吧?”

  令人揪心的事实

  安全生产主要是保护生产人员的安全,而人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因素。那么,浙江一些民营企业中劳作的工人情况怎么样?
  在安全生产万里行采访团出发之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宣教中心的同志给每个新闻媒体的记者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最近两三年新闻记者深入一线采访后公开发表的文章。这些资料和报道触目惊心,让我们的心情格外沉重。现摘取人民日报、中国安全生产报所报道的一些情况:2003年12月4日人民日报报道:
  “17岁的熊祥军于今年9月来到永康市芝英镇灵溪湾4号的应春杰家庭作坊,从事冲床加工工作。由于每天要持续14个小时的连续工作,惨祸终于在11月7日发生,他的右手被冲床巨大的压力拦腰斩断”。
  记者在永康市芝英镇发现,这里到处都是家庭式的五金加工作坊,工人均在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工作。熊祥军的原老板应春杰左手的拇指也曾被冲床压伤。
  在永康古山镇创伤医院的五楼,一位右手刚被大面积截断的安徽民工正在痛苦的呻吟。值班医生痛心地说,每天医院都会收治两三起类似的工作断指病人……”
  2003年2月1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
  “2003年1月7日这一天对于今年只有23岁的永康华龙厂工人宴明兵来说,是个刻骨铭心的日子,难以忍受的剧痛使他几度昏厥,他已经记不清楚自己是怎样被送进医院急救的。记者在医院见到宴明兵时,他的毛衣和裤子上满是黑红色的血迹。令人不忍心目睹的是他那只用绷带挂在胸前的、完全被机器轧碎的右手。宴明兵的女友李仕娥对记者说:人们把他抬出来时,他已经昏过去了……采访中,清醒过来的宴明兵哭着说,快过春节了,他不知道该怎样把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的父母与家人。
  与宴明兵同住一个病房的还有两位病人,他们的遭遇与宴明兵一样,都是因为在永康的五金企业做工时机器轧断手指被送进医院的。”
  2002年11月12日中国安全生产报报道:
  “笔者在缙云县钭氏伤科医院(永康市保险部门保险定点医院)发现,四病区20张床位全部住满手外伤的患者。笔者对出入院患者进行了统计,今年4月至10月,医院收治住院的手外伤伤员共222例,在该医院收治的手外伤伤员中,10%是毁损伤,40%是皮肤挫裂伤,20%是骨折肌腱损伤,30%造成断指1个至4个。笔者在该院入院登记本上看到,7月28日这天,共收住8例来自永康市企业手外伤的患者。”
  永康步阳集团由于忽视安全生产,导致手外伤事故频繁发生。7月28日,职工李玉珠左食指末节指骨开放性骨折;8月29日,职工李乔书右中指皮肤挫裂伤、右环指末节开放性骨折;9月8日,职工卢云左前臂血管、神经损伤;9月10日,职工程根洪左食指开放性骨折;10月11日,职工吴继光右食指外伤;10月21日,职工姚海平左食指外伤。”

  令人难以苟同的悖论

  永康是一个隶属金华市的县级市,五金工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0%,被称为“中国五金之乡”。永康有五金企业近1万家,从业人员30万人,生产各类五金产品及小家电一万多种产品,绝大多数为私营企业。200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为380.8亿元,2004年1~10月份,全市工业总产值为390.4亿元。
  2003年永康市GDP增长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
  在采访中,一些政府官员在解释安全事故频发原因时似乎都强调:非公有制小企业多,从业人员流动性大,而且普遍缺乏安全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民营企业的安全生产基础非常脆弱,安全防护技术和设施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他们比较认同“从国际上看,人均GDP在1000美元至3000美元之间是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期,具有不可抗性”的观点。
  据悉,近年来我国非公中小企业的事故发生数和死亡人数,占到全国安全生产事故和死亡总人数的70%左右。2002年和2003年,事故死亡人数多的10个省基本都是经济大省,一些正在兴起的中西部地区,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也都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上升。这些都似乎认证了“经济发展快,事故就会多”的说法。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王显政在多种场合都予以否认,认为这是令人难以接受的悖论。
  2004年11月17日,世界最大的黄金矿业公司之一普拉塞尔多姆首席顾问魏有志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说,生产事故的多少和经济发展阶段没有直接关系,关键是人的理念和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国际上很多知名的大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甚至在欠发达的国家都有生产业务,但是他们的生产安全并没有受到经济阶段的影响。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宣教中心主任、此次采访团的负责人金磊夫认为:与过去相比,近年金华、永康、温州等地安全形势有不同程度好转,这说明事故是可控的。
  据金磊夫介绍,浙江省的安全体制建设、监管力量严重不足,某些方面甚至不如西部一些经济不发达省区。
  跟随采访团一起出行的安全科学技术中心专家樊晶光认为,把机械伤害和职业病归结于民营企业多,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却不能作为“挡箭牌”。
  据他分析,由于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民营企业不仅不会减少,而且会继续发展。面对我国企业所有制的多样性,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和政府对国有企业“抓大放小”改革措施的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所有制的改组、联合、兼并、出售、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以及无主管企业的大量出现,我国现有的劳动安全卫生监督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必须研究制定新的应对措施。只有加强政府实施国家监察的职能,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现有管理混乱的局面。

  令人欣喜的开端

  在来浙江前,在许多人的思维定势中普遍认为浙江的机械伤害和职业病危害都是一些民营老板追求高额利润置安全生产于不顾的结果。
  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用人单位实行的是计件工资,许多工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求多、求快,置安全于不顾,私自拆安全装置或者不使用。
  但在采访中,记者也欣喜地看到浙江一些老板开始对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给予高度重视。
  永康铁牛集团有限公司十几年前曾经是一个作坊式小厂。2004年11月18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拥有50万平方米厂区、2000余名员工的现代化企业集团。董事长应建仁感慨道,铁牛公司从3台冲床起家到现在的300台,发生断指事故比例从最初的十分之一下降到如今的千分之一。铁牛公司与永康最好的人民医院签订协议,不需要挂号交钱,只要是生产中出事就可以凭铁牛公司工作证治疗,然后由企业支付医疗费。
  据悉,铁牛公司通过投巨资安装冲床红外线保护器等安全装置,对员工进行上岗前培训,对安全生产进行整改与考核挂钩等措施,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应建仁常对下属讲:“设备上的钱不要省,省就是对职工不负责任,而且因工伤而付出的代价更大。”
  2004年11月20日,在温州飞驼鞋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副总经理张爱芬指着生产流水线说:“这些意大利设计制造的生产线,我们必须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后才能上岗。”
  据介绍,张爱芬和她的丈夫20年前从制鞋小作坊起家,以前也常发生安全事故。但企业发展壮大后,开始注重通过引进先进设备来减少事故的发生。
  据2004年10月28日钱江晚报报道,在温岭市泽国镇一家冲床加工厂打工的湖南人邹联运双手被钢板撞断,老板闻讯立即包车把伤者紧急送往温岭医院,随后转送温州抢救。为了争得时间,老板在车上打电话让温州的朋友办好手续,做好一切救治伤者的准备。由于环环相扣,分秒必争,终于使职工的双手再生。据医生介绍,伤口的肌肉脱离人体六小时就会坏死,这段时间对受伤者来说真是太重要了。
  在这起工伤事故原因查明之前,老板应承担多少责任暂且不说,但从这位老板全力以赴抢救受伤工人的行动中,体现出一种对员工的关爱和敢于承担责任的真实,也在开始纠正社会上对他们的偏见。
  国家安全监督管理局宣教中心主任金磊夫认为,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一是随着执法力度的加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赔偿金额高于购买设备的成本,而且造成企业形象受损。据悉,一套冲床保护装置只有2000元左右,安装上基本可以避免安全事故,而工人断指事故却可能让企业赔偿数千元、数万元。二是“民工荒”让民营企业家意识到需要改善用工环境加强劳动保护、增加福利、善待员工。三是国外一些大的跨国公司已经开始按照“社会责任8000(SA8000)”企业认证体系来选择他们中国的合作伙伴。这一认证体系就企业对雇员提供的福利待遇有一系列严格规定,范围涉及雇佣童工、健康安全、差别待遇、惩罚措施、工作时间和报酬标准等。在中国已经加入WTO的今天,企业已经不能再单纯依靠过低的劳工标准来保持竞争力。国外一些进口贸易组织正在讨论一项协议,要求中国所有纺织、成衣、玩具、鞋类等产品的企业都必须事先经过SA8000标准的认证。
  目前“浙商”几乎遍布全世界,浙江的出口产品越来越多,浙江的民营企业为了自身的需要也必须消除生产事故隐患。


  安全知识: 造成冲压安全事故的原因

  冲压机械的作用就是利用分别安装在滑块和工作台上的模具把金属或其他材料冲压变形成为我们设计需要的加工形状。
  冲压作业,一般分为送料、定料、操纵设备、出件、清理废料、工作点布置等工序。这些工序因其多用人工操作,用手或脚去启动设备,用手工甚至用手直接伸进模具内进行上下料、定料作业,极易发生失误动作而造成伤手事故。其主要危险来自于加工区,且冲压作业操作单调、频繁,容易引起精神疲劳,而出现操作失误导致伤害事故。多发事故常常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 手工送料或取件时,操作者体力消耗大,极易造成精神和身体疲劳,特别是采用脚踏开关时,更易导致出现失误动作而切伤人手。
  (2) 由于冲压机械本身故障,尤其是安全防护装置失灵,如离合器失灵发生连冲,调整模具时滑块突然自动下滑;传动系统防护罩意外脱落等故障,从而造成意外事故。
  (3) 多人操作的大型冲压机械,因为相互配合不好,动作不协调,引发伤人事故。
  (4) 在模具的起重、安装、拆卸时易造成砸伤、挤伤事故。
  (5) 液压元件超负荷作业,压力超过允许值,使高压液体冲出伤人。
  (6) 齿轮或传动机构将人员绞伤。
  在机械行业,冲压作业伤指事故较多。该行业曾流行一句话:十个冲工九个残。客观原因是冲压机械滑块垂直下冲速度极快。以一般100吨偏心冲床为例,滑块每分钟往复次数为75次,即单程一次只约需0.4秒。采用行程为100毫米进行拉伸作业,若手在模内,冲床滑块下冲伤指的时间约为0.1秒。而当操作者发现或感觉到滑块下冲时,反应到大脑,再由大脑指挥手缩回的时间约为0.2~0.3秒,显然手是来不及收回的。
------分隔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