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职业健康>>行业

“苯中毒”肆虐制鞋业

发布时间:2016-06-30来源:《新快报》 作者:段煜婷 点击:291次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鞋业生产国和出口国,年产量达45亿双,几乎占到了全世界产量的一半,广东又是中国鞋业的重要基地,也是产量最大的省,年产量接近20亿双。鞋类生产中80%是胶粘鞋,这种粘胶的致命弱点是以苯、甲苯等苯类化合物为溶剂,这些苯类化合物极易挥发,人长期接触会慢性中毒,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恶性病,在欧盟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已被明令禁用!

  9月27日,南海一间鞋厂发生40多名工人“苯中毒”事件,记者得知后随即赶往治疗这些工人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据了解,这间只有200多名工人的誉东鞋厂发生如此大规模的“苯中毒”事件,在职业性慢性中毒个案中实属罕见!记者调查发现:“苯中毒”在制鞋业相当普遍地存在,在看到南海十几间鞋厂工人关于“苯中毒”的联名投诉信后,随即对广东省几个重要的产鞋地区进行了采访,在对数十间鞋厂数十天的调查中,记者发现苯对制鞋工人的危害不是一个地方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都存在的问题,它的危害程度之严重、情况之隐蔽,时间之长久,涉及之广泛,已经到了不可再姑息的地步!

  可怕的“贫血”


  今年5月14日,在南海市平洲镇平西誉东鞋厂打工的黄玉兵和工友马厚银因牙龈出血、四肢无力、皮肤出现大块瘀血,去平洲镇医院看病,初步检查结果二人均为白细胞减少严重、血色素低下,疑为造血功能出现问题。二人随即去了南海市人民医院,检查结果同样是严重贫血,是否为造血功能出现问题须要住院检查。

  5月15日,誉东鞋厂从湖南永州来的兄弟三人———欧美玖、欧满玖及他们的堂弟听说黄玉兵和马厚银的病后,怀疑自己身上的症状与其相似,于是美玖与满玖兄弟俩于第二天请假回了永州看病。在永州市人民医院,弟弟满玖被诊断为全血细胞减少、严重贫血,哥哥美玖经检查贫血情况并不严重。满玖又转往湖南最好的医院湘雅医院检查,院方疑为职业病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后经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确诊为“苯中毒引起的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

  满玖兄弟于是赶紧写信给尚在南海平洲的堂弟,催他去看病。这就引发了誉东鞋厂5月27日7名工人去平洲镇医院看病的事件。当平洲镇医院检查出这7名工人都为白血球减少,不同程度的贫血时,正准备结算完工资回家治疗的黄玉兵在工友的劝说下留了下来,他们意识到这病并不是因劳累而生,而是因为他们做鞋所用的原材料有毒,他们决定向老板要求治病。5月31日,7名工人被送往平洲镇医院住院治疗,而在厂里的另外20多名“蒙鞋”工人则停工休息。工人在平洲住院期间,南海市医院职防科对其进行了“苯中毒”的专业检查,结果7名工人确为“苯中毒”。当事件上报到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的时候,省职防院立刻对誉东鞋厂的工人进行体检,经多次验血,发现“苯中毒”的工人接近50人,这批工人先后被送入省职防院住院治疗。

  欧满玖兄弟也从湖南回到广东治疗,后来哥哥美玖的病情反更加严重,成为这批工人中最重的一个,贫血到危及生命,不得不每天输500CC血。生活贫困的美玖兄弟,本打算能打工挣点钱养家,没想到遭遇如此灾难,哥哥生命垂危,弟弟的后半生也将伴随着“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折磨。敦厚老实、不善言谈的兄弟俩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甚至隐瞒了病情,两个人相依为命。

  而四川的马厚银、湖南的蒋余粮等几名早期中毒者回家后一直生死未卜。

  鞋厂里的“天那水”


  广东是全国鞋产量最大的省,各地鞋厂遍布,主要集中在东莞、中山、惠东、南海、广州等地,记者走访了其中的三个地区的20多家鞋厂,亲眼目睹了鞋的生产过程以及制鞋车间的工作环境,感受了“苯”对工人最直接的侵害:

  惠东县吉隆、黄埠两镇是国内闻名的制鞋重镇,共有鞋厂248家。在吉隆这个不足12平方公里的小镇上,记者看到的是几条窄窄的马路,马路两旁全是两三层自建的小楼,每一幢小楼都是一户人家同时又是一间二三十人的鞋厂,一间挨一间的家庭作坊式的小鞋厂遍布整个小镇,镇上没有别的工业,只有鞋厂,生活设施、娱乐设施等一切的一切都围绕着制鞋业展开。

  而这些外表还算过得去却完全不适合作厂房的建筑,里面的样子倒像是真正的小作坊———昏暗的光线,堆满了原料和鞋子的肮脏的地面,积满了胶状物的作业台,工人们在手工操作着从裁鞋面到最后装箱的每一个过程……如果这一切还不足以让你走开的话,那让人窒息的刺激的气味会让你马上逃跑。几家厂走下来,记者已经头晕、恶心,连饭都吃不下了。据工人们讲这刺鼻的气味就是从“蒙鞋”蘸的“苯”(俗称“天那水”)的溶液和粘鞋底用的黄胶中挥发出来的。记者走访的十几间鞋厂,除几间停工的以外每间都散发着刺鼻的气味,甚至连马路上都充满了这样的气味。工人们就是在这种苯浓度超过国家标准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场所中作业的。

  当记者问到工人知不知道这种“天那水”会危害健康和得“贫血”病时,大部分工人都不知道,但有些工人却知道做鞋久了会得病,有的工人说会得“败血病”。有一个湖南来的名叫姚景宏的女工说,和她一块来打工的老乡去年底回家后得了败血病,没多久就死了,这个老乡的姐姐和姐夫还在那家鞋厂里工作。

  据记者调查,当地鞋厂的工人90%以上都是外省来的打工仔,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没有休息日,经常加班,在生产旺季加班更是家常便饭。每月收入800元左右的工人,平常生病很少看医生,最多也只是去看条件极差的私人小诊所。

  没有对苯的防范


  在南海平洲誉东鞋厂,记者采访了当事人吴老板,吴老板满腹苦水地告诉记者,为了给这些中毒的工人治病,他已经花去了100多万元,要等到这些工人全部出院,要花的钱还远远不够。事情发展得这么严重,他自己也没想到,他说早知道会这样他死也不会用“甲苯”的。其实许多鞋厂老板也知道这种原材料对人体有害,但他们都不知道会有这么大的危害,听省职防院的同志讲,“苯中毒”的病人中竟然有鞋厂老板。当然像吉隆那样的家庭作坊式鞋厂,许多工种都混在一个毒害污染的环境中,老板们常年出出入入,岂有不得病的道理,而这样的慢性中毒只有等到发病才会知道。#p#分页标题#e#

  吴老板对记者讲,责任不应当由他一个人来承担,原材料供应商也应该负责任。据了解,誉东鞋厂三年来使用的都是从平西建兴五金化工店和平南永兴化工店出售的“高达”牌塑脂和“甲苯”,而事发后省职防院和佛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上述原材料进行了检查,发现上述两种原材料均不符合国家化工产品的要求:“甲苯”中90%以上的含量是“苯”,有毒的化工原料没有按国家要求标明警示标志。

  问题集中在“苯”和“甲苯”上,国内一般工业用的“甲苯”中都含有“苯”。据佛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高级工程师焦杰讲,“苯”和“甲苯”都是有毒的专门用来溶解胶类的化合物,在工业中用途很广,苯的毒性大过甲苯很多倍。不知为什么,像这样的有毒化合物,国家的行业标准中竟没有一个规范使用标准,她认为可能是这种原料使用范围太广,明知有毒,又没有更合适的原料代替,作出明确规范可能会影响到很多产业。

  据省职防院和佛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同志讲,我国化工品市场的管理存在很多问题,而发达国家对化工品的生产和销售的管制都非常严格,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和生命,西方国家这种“人本位”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过错看来不仅出在吴老板一个人身上,化工品生产和市场的混乱,国家有关法规的不健全,鞋业生产管理的欠缺,以及地方政府部门的自我保护主义等等都是造成工人“苯中毒”的原因。

  如何得到社会保障


  职业病医院的杨医生告诉我们,“苯中毒”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病在10年内都极易复发,复发率在90%以上,而且得这种病的患者又是败血病的高发人群,显然它们将会影响到工人今后的生活。工人们也对自己的将来充满了焦虑!

  就中毒工人的劳动保障问题,记者也采访了广东省劳动厅的有关人员。办公室的张祥同志说,国家对工人的劳动保护首先是要求用工企业(包括私企和个体工商户)为工人购买养老、失业、工伤3种劳动保险,劳动监察部门会不定期抽查企业执行情况。针对广州市个体、私企较多的情况,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最近下发了《关于配合社会保障部门推行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通知》,强制企业执行,如不执行的将注销其营业执照。另外,任何企业(包括私企、个体)不给工人购买劳动保险,工人可以直接向各地区的劳动保障部门打电话投诉举报(广东省劳动厅投诉电话:020-83317944)。在已发生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时,工人可通过以下程序得到劳动保障:单位没有购买保险的工人,工人可以向当地劳动部门投诉,并要求所在单位立即带其到社会保险部门指定的医院就医;从工伤医疗开始至被作出劳动能力鉴定前的工资,由单位按工人原标准继续发放,不得减发。医治完毕后,经劳动能力鉴定机构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被鉴定伤残等级后,可按《广东省社会工伤保险条例》中的规定领取工伤保险待遇。对于违反规定的单位,社会保险部门可通知其限期整改,仍未执行的法院将查封其帐号,强制执行,并追究法律责任。

  专家意见


  对“苯中毒”有着多年研究的广东省职防院主任医师、毒理专家李来玉教授,为了治理“苯中毒”有机溶剂中毒的问题,曾多次向人大上书提议。他说,“苯中毒”在解放初期就一直有,随着这些年经济的发展,情况越发严重。1999年省职防院接治了70多例,而今年可能会超过100例。他说,像这样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厂,国家规定在建设时必须遵循“三同时”的原则,即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使用,要有卫生部门的验收合格证明方可投产。广东省内中毒的情况严重些,但也不乏做得好的例子,比如广州黄埔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开始建厂到投产政府都严格管理;上海浦东欧美的大企业比较多,带来了对环保和劳动卫生方面的好作法。他认为要想彻底解决“苯中毒”的问题,一是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卫生法》的出台(今年第四季度提交人大,有望明年出台),用法律的权威来解决问题;二是能够对企业进行像ISO国际质量认证一样,建立ISO环境认证(国内已有部分企业执行)、建立像美国ISO劳动卫生认证这样的认证,使劳动卫生保护成为一种企业建立的前提标准。

  结语


  “苯中毒”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率最高的是制鞋行业的工人。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七八十年代制鞋重地温州曾发生过多起严重中毒事件,几年前福建省因为鞋厂工人“苯中毒”事件,已经明令禁止鞋厂使用苯作溶剂。

  据一份鞋业杂志报道,挪威一位妇女因为所穿鞋中的苯残余物中毒,引发皮肤癌告上法庭,向鞋厂索赔50万美元并胜诉。

  在西方发达国家,苯早已被禁止使用,欧盟国家更于9月向广东的出口鞋加工厂发出书面通知,要求出口欧盟的鞋不得含有“苯”,一旦发现,将遭退货。据记者了解,国外一些名牌鞋厂商如耐克、阿迪达斯等设在国内的厂不用“苯”作溶剂,用热熔胶和白胶来代替;而新的无毒、环保的原材料(无毒港宝)也由台湾一家公司研制成功并投入市场。

  从根本上杜绝工人“苯中毒”唯有国家立法,禁止工业上使用苯。

  制鞋的大国并不等于制鞋强国,面对发达国家把制鞋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到第三世界,把危害也留给第三世界的作法,我们更需要对这类产业加以重视。只有引入先进的工艺和环保的精神,制鞋工业才会真正强大,一幕幕正在重复的灾难才会消亡。
------分隔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