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关注:面对职业病,政府亟须提高防治能力

发布时间:2016-04-29来源:工人日报版次:八 作者:常宝国 点击:102次

  编者按:职业病危害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6月7日,本版刊登的“铲除职业病,政府责无旁贷”一文,在读者中引起反响。此后,本报记者对上海、深圳等地的政府相关职业病防治部门和有关专家进行了采访。听到最多的意见是:面对职业病的肆虐,政府有关部门对职业病的防治能力已经明显滞后。
  相当一部分人持有这样的观点: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投入严重不足,职业病防治技术装备得不到补充和更新,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不强,这些,与当前职业病防治任务极不适应。

职能划分不清


  ■随着国家机构改革的深入,卫生部门的职责有了调整,对经营单位进行安全培训这部分工作移交给安全监管部门。原来劳动部门承担的部分劳动卫生职能虽说要移交给卫生部门,但正式文件或法规迟迟未见这方面的内容,致使部分监督、监测工作处于职责不清和职能交叉的状态。
  据广东省职业病防治专家介绍,广东省地方性法规《广东省劳动安全卫生条例》中对于职业病防治存在卫生、劳动部门两个执法主体,不利于行政操作,可操性很差,权威性也不够。
  采访中,深圳职业病防治人士表示:卫生局要把这块交出去,但安全生产总局还没准备好接收。现在职业病防治效果不理想,不是下面的人不想干事,而是政府的职能划分、管理权限不清,大家感到有劲不好监管力量薄弱
  ■职业卫生监督人员断层问题严重,职业卫生监督人手少,监管力量十分薄弱。尤其在基层,有关部门执法力量缺乏有效协调配合,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惩处不力。
  上海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职业卫生科唐杰有着同样的感慨。他说:现在职业卫生监督人手很少,一个区一般只有一两个人,多的四五个人,每个区的企业太多了,只能拣重点的监管。一位有关人士说,上海有400多万产业工人,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200多万,而政府部门真正从事职业卫生监督的只有60多个人,5年都未必查一次,力量远远不够。
  即使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市,职业卫生工作人员也只有130多人,根本不能全面承担全市的卫生监督、监测和健康监护工作。由于投入不足,区、镇一级机构缺乏监测设备,多数职业卫生监督机构只能应付一般的监测和体检工作。
  现在职业卫生监督人员断层问题也很严重。职业卫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全国来看,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人员断层,30到40岁是一个断层,45到60岁是一个断层,只有40~45岁的人稍微多一些,但大都还做了领导。据说现在上海本科以上有三年以上从业经验的职业卫生监督人员,也就十几个人。

防治机构萎缩


  ■人员设备投入不足,检测能力薄弱,职业病防治机构也严重萎缩。职业卫生监督力量一再被削弱,很多专业的职业病防治医院都被撤掉了。
  专家介绍说,现在全国独立的职业病防治院只剩下10几家。许多地方都缺乏足够的职业中毒紧急抢救和诊断治疗的能力,只能应付日常的一般监测和体检工作,而负责体检的单位又存在对检验项目设立不科学或职业病诊治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上海把卫生防疫站改制成职业病院,而后又并入综合医院后,致使有关职业病的研究得不到重视,防、治、研脱节,职业卫生监督的力量和业务水平现在都有严重的倒退。另外,一些地方的卫生部门重治疗轻预防,职业病预防的宣传力度也不大。
  为改变政府有关部门对职业病防治能力明显滞后的状况,专家建议:
  首先应尽快从法规上把管理机构理顺,充实健全管理机构,避免机构重叠、资源浪费和监管工作的疏漏,特别是应尽快建立起应对突发、恶性职业病的一套专门反应机制;其次,职业卫生技术队伍是职业病防治的主要力量,各级政府要尽快建立起适应经济发展的职业病防治队伍,加快技术人才引进,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设备更新,改善条件,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第三,要加大经费投入,确保人员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这样,才能保证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


------分隔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