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职业健康>>行业

丝织工人眩晕症的成因与防治

发布时间:2016-05-19来源: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作者:柯云海 点击:107次

  苏州市从事丝织的女工甚多,车间噪音引起听力损害已被重视,但由于常年从事低头作业,颈部长期屈曲及频繁转动,颈椎及其小关节由于应力关系使颈椎病早发且发病率高。同时伴有眩晕症状的病人在该人群中的高发率当前仍未引起关注。颈椎骨质增生肥大性改变使椎动脉骨管狭窄,使来自大脑后动脉环的内听动脉供血障碍导致眩晕频发。临床上由于眩晕病因复杂,诊疗手段不足,患者发作数载并就诊各科,虽检查项目繁多,诊疗措施各异,但眩晕发作依旧,控制症状容易,但防止复发较难。现介绍眩晕症的客观检查:“血管多普勒检查”、“颈椎水平多层面CT摄片”,眩晕发作先兆期用“体位操”预防发作,经20余年的观察,“体位操”能有效地控制复发。同时对该症的预防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介绍如下:

  一、眩晕病因浅述 眩晕分中枢性和周围性两大类,临床以后者多见,其又分耳源性、颈性、眼性(屈光不正)及原因不明者。我们观察中发现多数病例如颈椎病在躯体病变(病损)的基础上多与精神因素有关,其间歇发病而非持续性是最好的佐证。从病史采集中可明确其发作前多以精神因素为诱因,除此以外,过度疲劳、睡眠姿势不良或睡眠不足,工作或居住环境通风不良缺氧、心动过缓等因素都可诱发眩晕。

  二、介绍眩晕的客观检查两法 既往对眩晕病人的客观检查项目较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先进设备的引进普及,我们开展了CT扫描摄片,其法为非颈椎等距离方式而采用每椎上中下三层面,拍摄2~6颈椎(17椎无椎动脉孔),可定位狭窄的部位,阳性率高。如采用水平等距离法摄片往往片中仅显示极少数颈椎横突的椎动脉孔易误诊漏诊。每一颈椎多层面CT摄片发现椎动脉狭小仅有对侧的1/2或呈水滴状半月形。血管多普勒检查对一些主诉眩晕而无客观体征的病人,可自己步行来院就诊,我们发现“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内动脉虹吸部血管痉挛”的报告,医生对眩晕病人必须有一个再认识的过程,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上述两项非创伤性检查能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值得采用。

  眩晕的发生发作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任何导致内耳司理平衡的前庭系统近端的血管痉挛,氧供和营养物质供给不良,内呼吸环境遭受破坏,内耳微循环障碍,平衡功能失调都可致使眩晕发生,其中颈椎病所致眩晕为数众多。

  三、眩晕是可防可治的 近20年来我们将“体位操”介绍给病人,有效地控制了眩晕复发,我们称之为“眩晕的自我控制疗法”。其法如下:自觉有眩晕先兆感觉后,如打哈欠,行走不稳感,自觉有发作之预感时,应采取头与躯干保持一致,少转动头部,开窗或走至户外,自然站立,全身肌肉放松,两手自体侧伸直向前抬举过头,使胸部扩张,同时作深吸气,约2秒钟后两臂伸直原位下移至体侧,同时作深呼气动作。条件允许时抬臂的同时可足跟离地促使下肢血液回流。吐纳(呼吸)与抬臂扩胸协同,连续20~30次,眩晕即可控制。有一患者用此法17年,眩晕未再复发过。

  四、眩晕重在预防 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并掌握自我控制疗法,应认识到眩晕患者中伴有器质性病变的仅是少数,经多科室系统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后,树立信心,眩晕是可防可治的。

  患者平时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处理好各种关系,性情开朗少生气,劳逸适度,保证睡眠时间。

  改善居室及工作环境的通风,提高室内空气含氧量,由于现居室的密封性不断提高,冷暖空调的普及,高科技不断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不能忽视空气中的氧含量。有报道,每人24小时内需50立方米空气中的含氧量,室内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7%,人体会有不适感,低于14%会出现缺氧症状。

  合理设计公共场所、大型工厂、大商场的冷暖空调设施,对那些工人密度高的工厂,流量大的商场设计有效的排气通风装置是必须的,为了节约能源将厂房装修得低矮不利于空气对流,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眩晕病人的诊疗中除采用必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外,不应忽视询问其居住和工作场所的情况,劝其改善通风条件,临睡开窗使空气对流是必须的,这对某些颈椎病人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或心动过缓的病人尤为必要。

  另加强科研工作,设计住房缺氧报警装置及小型氧气发生器,自动调节居室内空气含氧量,将造福于各类疾病所致的缺氧病人。


------分隔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