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 农民工职业病高发频敲警钟

发布时间:2016-04-29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赵福中 孙妤  点击:97次

 

  2007年,贵州省安监局分别对贵阳、遵义、六盘水等5个重点地区涉及职业病致病因素的6100多家企业、39万多名职工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发现,这些企业职工接触职业病致病因素的共有31万余人,占企业职工总人数的78.9%,其中女工占8.3%,农民工占56.3%。数据表明,农民工正逐渐成为职业病的高发人群。

  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走访。认识盲区

  位于贵阳市太慈桥的一些小型个体汽车美容店内有很多农民工在干活,记者发现,这里的工人大多在一间简陋的小屋子里给汽车喷漆,生意好时,他们常常要从白天干到深夜,但有的人甚至连一个普通的纱布口罩都没戴。

  随便走进一个喷漆房,扑面而来的刺鼻油漆味几乎让人窒息。在这里干活的小刘告诉记者,他每天都要在这里呆上五六个小时。当记者问他知不知道职业病时,他不解地问:“职业病就是矽肺病吧?那是开矿、做水泥才会得的,我不会有什么病。”

  小刘告诉记者,自己做喷漆工已经两年了,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他干这工作有可能患职业病,也从来没有做过体检。但他感觉连续工作几小时后,常有食欲下降、头晕乏力的反应。

  “这样的现象很普遍。”贵阳市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介绍说,他们每次去企业检查,都会碰到很多不知道什么是职业病的农民工。这位工作人员说道,按照卫生监督、职业病防治部门的要求,企业必须为长期从事汽车美容工作的工人配备完整的防护设施,工人工作时必须戴防护面具。但实际上只有少数具有一定规模的汽修店才配有相关设备。受检率低

  “瞧,老代又开始打醉拳了。”病友口中的“醉拳”其实是代师傅职业病的后遗症———由于身体长期受到重金属侵袭而导致四肢麻痹,行走时重心不稳、举步维艰。

  5年前被确诊为锰中毒(3级)的代师傅曾是贵阳某机修厂的焊工,干了20多年也没料到会得这病。他告诉记者,其实早在进厂几年后,自己就不时有四肢发软的症状,可那时并没有引起注意,单位也从未组织过体检。病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剧,直到5年前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我原先是家里的‘顶梁柱’,现在倒成了‘拖油瓶’。”说起自己的病,代师傅满脸无奈。

  贵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职业病诊疗中心副主任赵德发向记者透露,目前,每年接触有毒有害企业的职业卫生健康受检率不超过20%,除了轮胎厂、车辆厂等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是按每两年或一年的标准定期进行体检外,私营企业尤其是采矿企业几乎属于“真空”状态。其实此项体检的费用并不高,仅为90元/人。

  “可是,许多私营业主却只顾自己赚钱,不顾工人死活。”当地一位工会干部在接受采访时愤怒地说,“许多农民工由于患了职业病而被解聘,失去工作后,老板不闻不问,农民工只得砸锅卖铁治病。”瓶颈待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个体经营户和外资企业仍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盲点和难点。由于这些企业的经营者在职业病防治方面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只管盈利赚钱,在职业病的防护上投入甚少。同时,这些企业大量使用临时工、季节工、轮换工,短期限使用,工人们一旦发病就让走人,扩大了有害作业的接触面。而另一方面,紧张的就业形势往往让工人们难以顾及自己的健康。

  在职业病诊疗中心,由于医务人员和经费不足、医疗设备落后,导致一些职业病分析仅靠医生的经验进行判断。赵德发告诉记者,目前,贵州省没有一家职业病研究室,他们也只能做一些基础性研究。尽管近两年来政府开始重视职业病危害,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卫生监管不到位、经费不到位、服务不到位等。


------分隔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