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劳工资讯>>劳工状况

农民工求职现状调查(上):求职,在陷阱与机会间游走

发布时间:2016-04-10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杨佳薇 点击:113次

  新闻提示

  自正月十五一过,农民工们又开始大批返城。这又是新的一年,肩扛手提、行色匆匆的他们,在重新踏入这个城市时,眉目间写满新的希望。
  近日,记者深入河北省会石家庄市各个工地,采访了许多为这个城市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农民工们,并从他们的诉说中,感受他们进入城市的艰难以及他们在城市中“痛并快乐着”的求职道路。

  求职故事:陷阱与机会同在


  时间:2月28日
  地点:石家庄市中山西路某建筑工地。
  讲述人:姚小明

  记者见到他们时,是在一间低矮、阴暗、潮湿的工棚里,这间工棚里挤了几十个人,地上是一溜儿铺开的大地铺,一股汗臭与霉味等的混合气味在棚内弥漫。
  姚小明和这个工地上大多数的工人不一样。他说,自己来自山西,和工友、工头都不是同乡,自己是从位于石家庄市胜利大街和裕华路附近的非正规劳务市场上被招过来的,“应该说,我是在这个市场求职的人中比较幸运的一个,虽然也曾经历了被骗、苦等,可最终还是等来了自己想要的工作。”
  姚小明说,其实,在找到这份工作前,自己就在那个自发形成的非正规劳务市场里找到了一份自认为满意的工作:有规定的工作时间,有不错的待遇,并且工作环境也不错,不像建筑队这儿整天风吹日晒,主要是在加工厂里做做搬运,因此即便工作地点离市中心很远,他也毫不犹豫地去了。
  然而,到了目的地,姚小明说,自己一下子就傻了:一切瞬间由天堂变为地狱。整个加工厂里只有他一个搬运工,自己则如同包身工,工作时间无限延长,工钱却毫无影踪。干了几天,他实在受不了高强度的工作,他只能想办法偷跑出来,可一切随身物品都在刚进厂时扣在工厂,他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完全陷入绝望。
  “当时身上仅剩几十元钱,为了省钱,一瓶水、几包方便面就是我每天的伙食。可是,总不能就这样傻等着。”姚小明说,为了生存,回来后不久,他又再次来到这个曾经“骗”了他的劳务市场。
  如今,姚小明终于找到了工作,虽然工期已快要结束,工钱也并不算多,可他说,这次总算没有白来,圆了自己出外打工的一个小小梦想。或许,这就是自己曾说过的,碰到了那“万分之一”的机会。

  求职心声:求职难迈高门槛


  农民工语录

  一般来说,在正规的劳务市场里,招聘条件大都是要求有大专以上学历,至少也得是中专。招聘单位一听我们的学历,连理都懒得理。我们这里也有去正规劳务市场求职的,可几乎都是无功而返。

  来自邯郸的刘阳

  和刘阳一样,众多的农民工一般都既没有多少文化,也没有多少技术,他们来到城市赖以生存的,往往只是自己的身体和力气,年轻力壮这四个字可以说就是他们所有的本钱。他们说,自己在进入城市求职时,一方面害怕遭遇黑中介,另一方面是对正规劳务市场的高门槛望而却步。
  外地打工者来求职,一般都要拿身份证、学历证等等。而且在正规的劳务市场里,大多数招聘单位还要求打工者出示相关技术工种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太高了。刘阳一边摇头一边说。
  据相关调查显示,农民工进入省会打工,除了依托老乡介绍这层关系,大多数人找工作的主要渠道还是通过非正规劳务市场。而在一些正规劳务市场里,一方面缺乏适合农民工的工作,另一方面又有很多需要用小工的单位找不到符合需要的农民工。

  马路市场为何生命力顽强


  农民工语录

  “我们找工作最忌讳去职介中心,最害怕去劳务市场。”

  ———采访中记者听到农民工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的确,在职业介绍所和正规劳动力市场里,人们很难见到农民工们的身影,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路市场”却总是一派红火,聚集了众多前来求职的农民工。
  对于这些非法劳务市场,政府有关部门多次进行清理。对这类行动,大多数农民工们都不理解———“我有不少老乡都在这里找到了工作,(把这市场)清理了,让我们去哪里求职呢?”
  “在这儿找工作不花钱,不用交各种费用,也不用准备相关证件,方便。”来自山东的老孟这样说。在老孟看来,正规的劳动力市场让农民工们“高攀不起”,而去一些职介所求职又担心“上当受骗”,还不如蹲“马路市场”,尽管,“马路市场”也存在许多隐患。
  “十个中介九个黑。”30岁的崔旺说,他曾试过找中介,可中介费贵得吓人不说,中介人给他的电话和联系人完全是子虚乌有。“像我们这些人,学历不高,很难分辨中介所的真与假,去找中介往往会被骗。可是在这些劳务市场里,最多被骗去干体力活,况且还有‘万分之一’的机会呢。”崔旺率直地说,“大多数农民工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放心’中介,再说还得交七八十元钱,结果还是等很长时间,找到找不到都不一定,那就不如站在马路边上找。”
  其实,在马路市场上碰运气的农民工大多都有着这样的想法———在这里找工作虽然可能再次受骗,可是却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你们总说农民工应该保护自己的权益,应当去正规的中介和劳务市场,”老孟说,“可你们是否知道那里的要求有多高?我们这些人,能在那里找到工作吗?”
  据一项调查显示,在城市中,这些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只能竞争本地人不愿意干的报酬低、待遇差的临时工作岗位。他们往往在最恶劣的劳动条件下从事最“卑贱”的职业。该调查还显示,农民工大都分布在建筑、装修、服务收废品、保洁等领域,从事高强度、低收入的工作。可是,即使是这样的工作,他们也并不是轻易就能得到。对他们而言,正规的劳务市场缺少机会,有机会的非法劳务市场里又“布满”了种种陷阱……众多的农民工们,就这样在艰难求职路上徘徊。

  记者调查:谁来为他们搭建就业平台?


  农民工语录

  “其实,我们第一次走出家门,都是老乡或亲戚介绍才出来的,而既然出来了,再苦再累就都得干,总不能把钱花光就回去,只能硬着头皮找工作。”

  ———崔旺

  据了解,一半以上的农民工都是依托老乡的关系走上了打工之路,可是接下来,他们的处境反而更加艰难,一个工作的工期完了以后,他们只能进入各种劳务市场寻找打工机会。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河北省会正规的劳务市场中,没有一家专门为进城务工的农民介绍就业岗位的,事实上,在全省也少有这样的劳务市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农民工在城市正规劳务市场中择业很不占优势,他们不可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而用人单位的“择优”原则也无可非议。
  另一方面,大多数政府办的职介所对农民工又要收取一定费用,而且这类职介所受地方政策约束较强,与农民工的实际需求也有一定出入。同时,民办职介所存在各种管理混乱的现象。由于用工不规范,大量企业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给职介所和用人单位相互勾结、提供虚假信息、骗取求职者钱财提供了机会,滋生了大量“黑中介”。
  针对农民工无奈混迹于各种马路市场的现实,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政府首先应当从源头上组织进城务工的农民们有组织地输出或经政府免费培训后再输出。同时,一些农民工们表示,希望政府能为他们建立专门的劳务市场,提供就业需求。
  国家有关部门也曾多次申明,在城市里谋求生存的农民工自身合法权益应该受到保护。尽管他们目前大多仍在城市的边缘徘徊,但城市没有理由将他们拒之门外。相反,城市应以开放、宽容的态度,为他们提供畅通的就业渠道、广泛的就业机会。



------分隔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