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劳工资讯>>劳工状况

[甘肃] 节后农民工:回家难种地 打工无处去

发布时间:2016-04-10来源:新华网  作者:连振祥 点击:99次

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春节前李十终于回到了已经两年没有回来的家,但李十没有更多的喜悦,他在为自己的出路发愁。记者春节期间采访发现,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一些返乡的农民工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他们有一种来去不定的迷茫:因为不会种地或者无地可种,社会用工数量大幅萎缩,节后何去何从让他们难以取舍。如何使用好这些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当下一个紧要的问题。

春节过后,大量在家中“呆不住”的农民工开始返回城市。(资料图片)

     回家不会种地 打工无处可去

    春节前夕,甘肃文县中庙乡麒麟寺社农民工张平从河北唐山回到了老家。由于和四川青川县接壤,张平家乡成为“5.12”地震中甘肃受灾最重的地方。这是地震后张平第一次回家。拖到现在才回家,就是因为他不想失去建筑装修的那份工作。正月初三,记者在简易安置房里见到了张平。张平告诉记者,春节前实在没活干了,只好回家,他不知道春节后去哪里。

    甘肃静宁县农民工李十春节前从广州回到了兰州。两年多没有回过家了,回家后,李十心情并不好,因为他和张平一样,也不知道春节后去哪里。

    李十曾在东莞市一家超市打工,月收入千余元。“到了去年9月份,超市生意就不行了,工人们(很多是农民工)都回家了。”李十说,超市老板原想临近春节生意可能会好些,但是没想到,春节临近,生意并不火,只好裁了他们3人。

    “自己虽然是农民,但没有种过地。”张平和李十都这样评价自己。这个春节他们过得并不安心,他们担心的是,在家不会种地,外出无处打工,以后怎么办呢?

    甘肃皋兰县农民工王义一说,他已经外出打工6年多了,现在连自家的田头在哪都不知道,更别说种地了。从浙江返乡的张掖市赵清欲等几位农民工说,现在他们也很苦恼,自己是农民,可又不会种地,连犁把都没有摸过,村里的年轻人也不愿意种地,这样下去农民都会断档的。“老人骂我们逛野了,我们也觉得自己像个游子。”赵清欲说,虽然国家有不少惠农政策,但是农业的收益还是有点低,留不住年轻人。过完春节如果再无处去打工的话,真不知道该做什么。赵清欲有些无奈。

    春节期间,记者深入甘肃陇南灾区采访,发现许多“80后”农民工不会种地。文县中庙乡麒麟寺社主任周吉民说,这些年轻人既不会种地,也不想种地。

农民工们面临着“打工无处可去”的尴尬(资料图片)

     失地如“失根” 四顾何茫然

    李十等十几个农民工虽然不会种地,但是家里至少还有地可种。马文则不同,这位陕西岐山县的农民也有地,但是转包给别人了。记者在兰州火车站碰到从新疆准备返乡的马文。马文说,自己去年7月份去新疆摘棉花,后来在库尔勒一石油工地上搞建筑。春节前,没活干了,只好回家。

    马文会种地,但是发愁的是回家无地可种了。马文告诉记者,他已经连续两年去新疆摘棉花了,由于收入比较可靠,去年7月份去新疆前,他把自己的几亩地转包给了同村的人了,而且还签订了3年的合同。“谁也想不到市场变化这样快,现在看来,这个合同太草率了。合同还进行了公证,有了法律效果,我不知道还能不能要回我的耕地。如果要不回来,我连吃饭都成问题了,自己断了自己的后路啊。”马文搓着手说着,马文的老婆在旁边还一直埋怨着。

    如果说马文的无奈是有地难种的话,李奇则连这点指望都没有了,因为他家的地在修路和城建中被征光了。李奇是甘肃庆阳农民。李奇说,现在自己只有用征地补偿款修建的7间大瓦房了。当初征地时自己想,这辈子总算不用种地了,再不用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了。可这几年看到国家惠农政策越来越多,村民种地收入越来越好,走南闯北的李奇心里突然空荡荡的了。李奇说,“现在才明白,多好的房子都只是一个外壳,地才是自己的依靠,无地永远无根。”

    张平的家里也一样,由于当地修麒麟寺水电站,淹没了村里的部分耕地,灾后重建又征了一部分土地,麒麟寺村基本没有耕地了。麒麟寺社的一位村干部说,只有出外打工了。

    马文说,失地农民都和李奇一样,好多人其实都不愿回来,回家只是因为父母还健在,要团圆。如果父母不在了,老家不就是剩个破房子吗?没有地,农民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在哪里打工,随便找个房子,家就在哪里了。回去做什么?回去不还得出来吗?下一站又在哪里?
 40%的收入 他们难以割舍

    “我们的行李大部分还放在原来打工的地方,还是希望春节后能有机会再出去。”虽然返程渺茫,但是对这个愿望,张平、李十、李奇等几个农民工没有动摇过。

    之所以执着,因为打工对他们的生活实在太重要了。张平的家在进行灾后重建,他的打工收入是家里重建资金的主要来源。据了解,2008年甘肃省实现劳务输转425.9万人,创劳务收入256.4亿元,劳务的工资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40%多,有些地方甚至更高。

    40%,让农民工难以割舍。

    对甘肃而言,一个好消息是,农民工的回流缓解了今年本省的招工困难。但是,另外一个困难接踵而至:如何消化数量如此庞大的农民工。甘肃省今年计划输转450万农村劳动力。为此,甘肃从多个方面对此进行了部署。农民工的担忧,也是甘肃各级政府倾力之处。

    新年伊始,甘肃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人事厅等7个部门,对2009年甘肃就业与创业服务系列活动作出了联合安排和部署。围绕“实现就业,稳定就业,帮助创业,我们真情援助”的主题,2009年甘肃将开展“就业援助系列活动”、“春风行动系列活动”等,将举办“民营企业招聘周”、“创业助我行”、“政策促就业”、“逐户家访”、“就业能力提升”、“零就业家庭专项援助”、“劳务派遣帮就业”、“技能帮我找工作”、“以工代赈”、“组织起来转移就业”、“农村妇女陇原妹”创业就业等27大项活动。

    与此同时,甘肃坚持把农民增收的根本立足点放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上,以扩大农业产业链的就业容量,扩大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容量。利用国家扩大内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较多的契机,甘肃省要求,在甘的建设项目,必须吸纳一定数量的当地农民工,确保农民工就地就业。在陇南灾区,当地政府也在想方设法使回乡农民工利用灾后重建的机遇就地实现就业。

    面对今年骤变的就业形势,为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应急状态,一些人员也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甘肃省政协委员朱玉红认为,要让农民工在转岗换岗或失业后能尽快再就业,仅有专业技能培训还远远不够,认知改造、心理疏导、法制教育等都应该纳入培训议程中,开展二次培训、多次培训非常重要。甘肃省政协委员卫孺牛认为,应制定扶持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的具体政策。同时在已经形成主导产业的地区,应着重围绕种、养、加、储、运等各类实用技能,培养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扩大农业产业链、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容量。

------分隔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