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职业健康>>职业病

186例慢性铅中毒驱铅治疗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16-05-27来源:创新医学网 作者:安之康信息咨询中心 点击:254次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单纯使用依地酸钙钠驱铅,依地酸钙钠加补钙、锌及维生素C和B1综合驱铅治疗,使用依地酸钙钠加补钙、锌加维生素和中药方剂的中西医结合驱铅三种方法的驱铅效果,探索一种驱铅治疗效果更好方法。方法 将186例铅中毒病例按入院先后分成三批,分别使用不同的驱铅方案,并观察每个病例每个疗程前后尿铅、尿δ-氨基乙酰丙酸(δ-ALA),并记录每个病例的每日尿量。结果 依地酸钙钠仍是较有效驱铅药物,增加补充维生素B1、维生素C、钙、锌等元素及中药制剂能增加驱铅效果,缩减疗程,减少不良反应。同时发现使用依地酸钙钠时增加患者尿量能明显增加驱铅效果,缩短疗程。结论 保证充足尿量,以依地酸钙钠为基础的中西医结合驱铅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铅中毒 慢性病 驱铅治疗

  慢性铅中毒是蓄电池行业最常见的职业病。我市有两家较大型电池生产企业,每年我市疾控中心的职业病体检都发现不少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病例。其中在2005年6月~2008年6月3年间共有186例慢性铅中毒病例转我院住院驱铅治疗。我们在治疗上采用从简单到复杂原则,对186例慢性铅中毒病例按入院先后分成三批分别使用三种驱铅方案治疗,现把三种驱铅方法效果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86例慢性铅中毒病例均由梧州市疾控中心在2005~2008年为本市蓄电池企业职工职业病体检中发现而转来我院驱铅治疗。所有病例符合GBI37-2002《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2005~2006年度为第一批60例,其中男40例(观察对象31例,轻度中毒9例),年龄21~55岁,平均36.8岁,体重58~69kg,平均63.6kg,铅作业工龄1~10年;女20例(观察对象16例,轻度中毒4例),年龄25~52岁,平均35.5岁,体重52~63kg,平均55.6kg,铅作业工龄1~10年。2006~2007年度第二批62例,其中男41例(观察对象32例,轻度中毒9例),年龄22~56岁,平均37.2岁,体重58~70kg,平均64.6kg,铅作业工龄2~12年;女21例(观察对象17例,轻度中毒4例),年龄26~53岁,平均37.2岁,体重52~64kg,平均56.5kg,铅作业工龄2~11年。2007~2008年度第三批64例,其中男44例(观察对象35例,轻度中毒9例),年龄23~55岁,平均38.1岁,体重56~70kg,平均64.8kg,铅作业工龄2~14年;女20例(观察对象17例,轻度中毒3例),年龄22~53岁,平均37.2岁,体重53~64kg,平均56.7kg,铅作业工龄3~12年。三批患者中有轻度中毒病例共38例,其中有头痛、失眠等症状18例(47.37%),腹痛、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20例(52.63%)。第一批60例驱铅前尿铅浓度为(0.58±0.30)μmol/L,尿δ-氨基乙酰丙酸(δ-ALA)值为(51.60±21.23)μmol/L,日尿量为(1300±480)ml。第二批62例驱铅前尿铅浓度为(0.61±0.32)μmol/L,尿δ-ALA值为(52.71±23.5)μmol/L,日尿量为(1250±550)ml。第三批64例驱铅治疗前尿铅浓度为(0.60±0.29)μmol/L,尿δ-ALA值为(51.85±22.7)μmol/L,日尿量为(1350±520)ml。上述三批病例驱铅前行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B超肝肾检查未见异常,三批(组)病例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第一批60例采用方法一治疗:即予依地酸钙钠1.0g加5%葡萄糖250ml/d静脉滴注,连续用药3天停药4天为1个疗程,根据驱排后尿铅高低决定是否需要下一个疗程。第二批62例采用方法二治疗:即在方法一基础上增加维生素C 2.0g加10%葡萄糖250 ml/d静脉滴注,与依地酸钙钠同时使用,维生素B1片20mg,每日3次,葡萄糖酸锌片20mg,每日3次,葡萄糖酸钙1.0g,每日3次,连续使用至疗程结束。第三批64例采用方法三治疗:即在方法二基础上加服中药一付,方剂组成:金钱草15g,土茯苓15g,薏苡仁15g,鸡血藤15g,丹参15g,海藻15g,昆布15g,甘草10g。每日一付水煎服,早晚各饮300~500ml,7天为1个疗程。

  1.3 观察方法及指标 每病例驱铅前,驱铅治疗第一天及每个疗程结束均检查尿铅、尿δ-ALA,每日记录尿量、记录不良反应。每个疗程结束时当尿铅浓度<0.40μmol/L时停止驱铅治疗,以驱铅疗程次数作为疗效评价主要指标之一。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均复查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按驱铅治疗3天平均尿量(<1000ml/d、1000~2000ml/d、>2000ml/d)对186例病人进行分类统计。分别计算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各自病例平均尿量(驱铅3天),分别计算三种方法各自平均尿量(驱铅3天)。尿δ-ALA正常值按1989年标准(<23.8μmol/L判断为恢复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3.0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三种方法之间效果比较 方法三与方法一、二疗程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见表1。可见第三种方法疗程最短,效果好。

  表1 三种治疗方法效果比较(略)

  与方法三比较,a:t=9.01,b:t=2.93,P均<0.01

  2.2 尿量与治疗方法及疗程关系 三种方法驱铅3天平均尿量分别为:方法一(1450±400)ml,方法二(1860±520)ml,方法三(2100±500)ml。其中方法三尿量明显增多,与方法一、二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t分别为7.96,2.64,P均<0.01)。使用1个疗程患者有78例尿量为(2320±650)ml;使用2个疗程患者81例尿量为(1650±580)ml;使用3个疗程患者27例尿量为(1150±520)ml。其中平均日尿量>2000ml有66例(方法一8例,方法二26例,方法三32例),疗程为(1.35±0.36)个;尿量1000~2000ml之间有93例(方法一34例,方法二30例,方法三29例),疗程为(1.84±0.45)个;尿量<1000ml有27例(方法一18例,方法二6例,方法三3例),疗程为(2.41±0.67)个。平均日尿量>2000ml者与日尿量1000~2000ml者、<1000ml者疗程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t分别为7.33,7.77,P均<0.01),说明尿量越大,疗程越短。相同尿量组不同方法疗程比较见表2、表3、表4。同尿量组方法三与方法一或方法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说明方法三疗程最短。

  表2 <1000ml尿量不同方法疗程比较(略)#p#分页标题#e#

  与方法三比较,a:t=2.33,P<0.05

  表3 1000~2000ml尿量不同方法疗程比较(略)

  与方法三比较,a:t=4.15,P<0.01

  表4 >2000ml尿量不同方法疗程比较(略)

  与方法三比较,a:t=2.20,P<0.05

  2.3 三种方法患者中毒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第三种方法与第一种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472<0.05),见表5。说明第三种方法效果显著。

  2.4 三种疗法中尿δ-ALA恢复正常效果比较 第三种方法与第一种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33,P<0.05),见表6。说明第三种方法治疗效果显著。

  表5 三种疗法中毒症状改善消失时间比较(略)

  表6 三种疗法中尿δ-ALA恢复正常效果比较(略)

  2.5 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低钙(<2.1mmol/L)及头晕、乏力、全身酸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见表7。三种疗法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10.56,P<0.01),其中第三种疗法发生率最低。

  表7 三种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略)

  3 讨论


  慢性铅中毒是一种常见职业病,我市大型蓄电池制造企业每年定期体检中均发现较多不同程度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人员需要驱铅治疗。因为铅中毒机制较复杂,对人体危害严重,为了更好地防治铅中毒所发生的危害,提高驱铅效果,缩短疗程,减少驱铅治疗的不良反应,我们在尝试采用依地酸钙钠基础上采取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1及钙、锌和中药方剂进行中西医综合治疗,取得较好效果。虽然依地酸钙钠目前仍然是国内首选的驱铅药物(依地酸钙钠经静脉注入人体后与铅形成一种环形结构螯合物,其水溶性大,从而比较容易通过肾脏排泄,故其驱铅效果较明显),但由于其非选择性结合作用,容易导致体内微量元素特别是锌、钙的缺乏,或出现络合综合征[1]。我们从补充维生素B1来增加排铅量,降低肝、肾、脑中的含铅量[2],补充维生素C和锌可降低血铅浓度,对抗铅的毒性[3],补充钙来增加钙离子浓度有助于拮抗铅中毒[4]。中医认为铅是阴寒之邪,性濡滑沉坠,内通肝肾,以致肾之气化功能不足而造成一系列中毒表现。肝肾同源,肾水不足则肝阴不足。故在治疗上应以排毒利湿、温补肾阳、气血及调为则[5]。黄景彬等[1]、赵共环等[6]和黄雪梅等[7]用中药组方对铅中毒患者进行系统的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我们采用中药方法以金钱草、土茯苓、薏苡仁、甘草清热解毒,除湿利水;以鸡血藤、丹参化淤行滞、行血补血;以海藻、昆布利水解毒;且土茯苓、海藻、昆布、甘草中含有较多的钙锌等对抗铅中毒的元素。同时我们通过静脉补充维生素C、嘱病人多饮水,在服用中药时明显增加饮水量,有利于增加尿量。我们观察研究的结果说明,在运用依地酸钙钠驱铅基础上增加其他中西药物治疗慢性铅中毒患者,可增加尿量,缩短疗程,改善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最后笔者认为对慢性铅中毒的治疗应在应用依地酸钙钠治疗基础上进行综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保证一定尿量(>2000ml/d)才能取得较好效果,并可缩短疗程,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参考文献】

  [1] 黄景彬,严舒俊,谢胜华,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铅中毒6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3):277-278.
  [2] Kim JS, Hamilton DL, Blakley BR, et al. The effects of thiamin on lead metabolism:organ distribution of lead 203 [J]. Can J Vet Res,1992,56(3):256-259.
  [3] Sohlera, Kruesim. Blood lead levels in psychiatric outpatients reduced by zine and vitamin c [J]. Orthomolecular Psychiatry,1977,6:272-276.
  [4] Simons TJ. Lead-calcium interactions in cellular lead toxicity [J].Neurotoxicdogy,1993,14(2-3):77-85.
  [5] 吴文莉,马威,薛沙.中药驱铅与锌的相关性[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999,16(1):47-49.
  [6] 赵共环,刘建虹.中药驱铅10例临床疗效观察[J].职业医学,1992,19(1):21.
  [7] 黄雪梅,张宏伟,战立功,等.参芪散Ⅱ号治疗儿童铅吸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中医杂志,1997,38(9):551-552. 
------分隔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