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是一种燃烧热值很高的气体,在工业和生活中应用广泛,如接触一氧化碳的生产作业有冶金工业的氧化铝生产、炼钢、炼焦;机械工业的锻造、渗碳和铸造;化学工业用一氧化碳作原料生产碳酸氢铵化肥、氨、甲醛、光气等。另外,煤气发生炉、耐火、建筑材料和陶瓷业使用的窑炉、煤矿井下火药爆破等,均可产生一氧化碳。生活中主要使用煤气做饭、热水等。煤气的主要有用成分一氧化碳,是一种易燃易爆易中毒的气体,在使用、接触过程中稍有不慎便可能酿成事故,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冬季是发生煤气中毒的高峰时节,在此笔者就煤气对人体的毒害和预防救护措施作一简单介绍。 一、煤气的中毒机理及临床症状煤气中毒主要是指含一氧化碳的人工煤气所引起的急性中毒。它会首先使中毒者神经系统受损,中毒后的临床表现可以是多个系统受损的结果,但以神经系统症状最为突出。当人们呼吸一氧化碳时,这种气体通过呼吸时并不引起任何病变。但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即与含红血球的血红蛋白结合,产生碳氧血红蛋白。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10倍以上。所以一经吸入,一氧化碳即和氧争夺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由于碳氧血红蛋白不能负担起运送氧的任务,导致机体组织缺氧,缺氧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引起死亡。 煤气中毒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恶心、心悸、无力等症状。脱离有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很快消失。 煤气急性中毒分为以下三级: 1. 轻度中毒。有头疼、头沉、眩晕、颈部搏动感、心跳、眼花、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出现嗜睡、朦胧、甚至谵妄状态、意识障碍。离开中毒场所吸入新鲜空气即好转,数小时后,症状多可消失。一般轻度中毒不会留后遗症。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高于10%。 2. 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多汗、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意识模糊甚至丧失、昏迷等现象。即时进行抢救,恢复较快,一般无并发症和后遗症。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高于30%。 3. 重度中毒。患者迅速进入昏迷状态,持续数小时或数昼夜。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四肢肌张力增高,牙关紧闭,频繁抽搐。腱反射亢进,引出一侧或两侧的病理反射。大小便失禁。重症者出现中毒性脑病、心肌炎、吸入性肺炎、肺水肿。可出现体温升高出汗、尿糖等间脑损伤症。可有脑电图和智能障碍。一般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高于50%。 煤气中毒还可引起急性迟发脑病。有的病人苏醒后,意识正常,但经过一段时间(2~60天)的假愈期后,突然出现严重神经精神症状,如痴呆、谵妄状态、去大脑皮层状态、帕金森综合征、偏瘫、大小便失禁、失语、失明、继发性癫痫等。部分患者经治疗可恢复,但一些患者则留下严重后遗症。 二、煤气中毒原因工业生产中许多行业使用煤气作燃料,也有很多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煤气。由于这些行业生产工艺千差万别,因此引起煤气中毒的原因很复杂。生活用煤气主要是做饭和热水,煤气的加压方式、管道输送方式、煤气的使用方法大致相同,故煤气中毒的原因相对来讲有一定的规律。但无论是工业用煤气还是生活用煤气,发生煤气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煤气泄漏和局部积聚煤气。 1.煤气泄漏。如煤气管路中各种接头填料或垫圈损坏;管子被腐蚀穿孔;气表损坏;连接软管老化或损坏;灶具旋塞阀芯子不严;软管两端连接不当;管网系统压力波动大,造成阀门漏气或煤气压力超过水封要求,水封被压穿漏气;煤气窜到蒸汽或水管内,蒸汽或水管有泄漏现象;煤气管网V型水封亏水,补水管水量不足,泄水不严密或无卡盲板等造成的泄漏;氧化铝生产、炼钢、炼焦等过程中煤气泄漏。 2.局部积聚煤气。如传送煤气不注意空气流向或设备内的残留煤气处理不净;机械工业的锻造、渗碳和铸造等生产过程中局部积聚煤气;明、暗沟、隧道内及煤矿井下火药爆破积聚了煤气;煤气发生炉、耐火、建筑材料和陶瓷业使用的窑炉有残留煤气而检修前未进行检查。 在上述某项隐患存在的情况下,如泄漏或积聚煤气的地点在建筑物、炉窑、容器、隧道及沟槽内、矿井下,一旦自然通风条件不良,又未采取机械通风措施或采取了机械通风措施但风量不足;或通风时间短,导致煤气浓度过大;或在露天场所但由于阴雨、雾天气压低,煤气难以扩散,也未采取机械通风措施等,再加上现场人员没及时发现撤离,或没戴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等,就会导致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 所以说,煤气泄漏、局部积聚煤气、通风不良及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是发生煤气中毒事故的关键因素。 三、 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1.从根本上隔绝煤气,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设备本质安全化水平。如生产过程要密闭化、自动化,严防跑冒滴漏。 2.在可能产生煤气的场所安装煤气自动报警装置,严格控制煤气浓度在安全标准内。 3.煤气浓度超标区域,应加强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使煤气尽快排走,稀释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使之达到安全标准。 4.进入有煤气场所应有切实可行的防护装备,如戴防毒面具、送风面罩、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等。在煤气设备(管网)因泄漏煤气而严重超标时,严禁不采取防护措施就冒险抢救或进入泄漏区域。 5.加强煤气安全知识的宣传,加强对有关人员的培训教育和考核。 6.严格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强化安全监督检查和管理。 7.在煤气设备上抽卡盲板,动火检修,必须办理申请手续,煤气防护人员要到现场监护。煤气设备管道打开入孔时要侧开身子,防止煤气中毒。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必须先检测一氧化碳浓度,合格后方可入内。 8.对煤气设备、特别是室内煤气设备,应有定期检查泄漏制度,发现泄漏要及时处理。 9.对新建、扩建、改建或大修后的煤气设备在投产前,必须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产。试验时间为2小时,室内煤气泄漏率小于等于2%,室外小于等于4%。 10.蒸汽管道不能与煤气管道长期联通,防止煤气倒窜造成煤气中毒。水管应装逆止阀,以防断水时倒窜煤气。 11.在可能产生煤气的区域应挂明显的安全警示牌,以防人员误入造成煤气中毒。 12.煤气排水器应定期检查溢流情况,冬季要伴随蒸汽保温,避免因亏水,煤气压力超过水封的安全要求,造成水封被压穿。 13.V型水封与隔断装置宜用可靠的切断煤气的手段,不准单独将V型水封作为可靠切断。封V型水封,要达到补水量充足,必须保持高位溢流,泄水管不准漏水,水封要设专人检查监护,防止水封亏水。 14.在煤气放散过程中,放散上风侧20米、下风侧40米内禁止有人并设有警示线,防止误入。 15.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低于160ppm时,作业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家对一氧化碳浓度作业时间规定。当生产、操作施工环境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超过160ppm时,一般不宜进行工作。因特殊情况必须进行作业时,应采用仪器检测一氧化碳浓度,并采取机械通风和佩戴防毒器具措施。 16.对在可能产生煤气的环境中的工作人员做好健康监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煤气中毒事故的救护发现有一氧化碳中毒者时,应立即打开门窗,并将中毒者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解开衣服。但必须注意保暖,若能自饮水者可给予热糖茶水或其他热饮料;呼吸微弱或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同时联系车辆送往医院。在送医院途中也不可中止人工呼吸。如果未出现自发的呼吸,应将人工呼吸持续数小时之久,直到自发呼吸出现为止。对昏迷病人可针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未昏迷者可针刺合谷、内关、足三里、百会等穴。停止吸入一氧化碳后,最初一小时内约可排出一氧化碳的50%。但碳氧血红蛋白全部离解则需要几个小时甚至一昼夜以上。使患者吸入高压氧或内含5%二氧化碳的氧,以加速驱除血液中的一氧化碳。 编辑 林静 2005年第1期 本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号 劳动保护杂志社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937935 64926691 EMAIL:ldbh@263.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