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长期接触苯对血常规项目的影响及影响程度。方法:用迈瑞BC-3000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分别对100例与苯有接触史的男性工人和同一厂中不接触苯的100例男性作血常规检测,检测结果用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接触苯每天在6 h且接触史达3年以上者测定其血常规结果与对照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接触苯可引起血象检查WBC、PLT下降明显,RBC、Hb也可下降等一系列全血细胞降低的现象。
【关键词】 苯;WBC;PLT;RBC;Hb 苯(benzene)在1825年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属芳香烃类化合物,有特殊芳香气味。常温下为油状液体,沸点80.1℃,蒸气比重为 2.8,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及丙酮等有机溶剂。比水轻,具有挥发性,是煤焦油蒸馏或石油裂解的产物,苯也会在火山爆发和山林大火中自然产生,香烟的烟雾中也含有苯。1993年,美国长岛大学的教授格伦劳伦斯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软饮料内的苯甲酸钠可和维生素C反应产生苯。现在,苯在工业上用途很广,接触的行业主要有染料工业,用于农药生产及香料制作的原料等。苯又作为溶剂和粘合剂用于造漆、喷漆、制药、制鞋及苯加工业、家具制造业等。鉴于苯对人体的危害,当务之急,我们对长期接触苯后引起血象的变化作了研究,目的在于了解苯对血常规检测中哪几个项目影响比较大,以及影响程度。 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 深圳迈瑞公司生产的BC-3000型全自动18项参数血细胞分析仪,实验中使用原装配套试剂。 1.2 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温岭横峰街道三家制鞋厂中与苯有接触的男性工人100名,年龄在18周岁~45周岁,每天接触时间不少于6 h,而且接触史达三年以上作为实验组;在同一厂中不接触苯的100名男性工人,年龄在18周~45周岁作为对照组。 1.3 方法 采集两组受试者静脉血各2 ml,注入K2?EDTA真空抗凝管中,混匀,室温保存,并在采血后4 h内上机检测完毕。 1.4 质量控制 实验前,参加检测人员进行短期培训,并用参考方法定值的新鲜血校正仪器,符合质控要求后,全部调查在1 d之内完成,检测自始至终对仪器进行监控,未发现仪器漂移。 1.5 数据统计 检测结果用t检验统计分析,因样本量较大,可用u检验代替。 2 实验结果表1 两组白细胞测定结果(略) 从表1可见,长期暴露在苯环境中的工人其白细胞均数为6.3×109/L,经统计学处理u=4.324,P<0.01,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长期接触苯的工人其白细胞比不接触苯的人群明显偏低。 表2 两组血小板测定结果(略) 从表2可见,长期暴露在苯环境中的工人其血小板均数为208.6×109/L,经统计学处理u=5.018,P<0.01,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长期接触苯的工人其血小板比不接触苯的人群明显偏低。 表3 两组红细胞测定结果(略) 从表3可见,长期暴露在苯环境中的工人其红细胞均数为4.45×1012/L,经统计学处理u=2.941,P<0.05,说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4 两组血红蛋白测定结果(略) 从表4可见,长期暴露在苯环境中的工人其血红蛋白均数为144.05 g/L,经统计学处理u=1.515,p>0.05,说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3 结论一般认为苯毒性的产生是通过代谢产物所致,也就是说苯须先通过代谢才能对生命体产生危害。主要以蒸汽形式被吸入,其液体可以皮肤吸收和摄入。苯可以在肝脏和骨髓中进行代谢,而骨髓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成部位,故苯进入人体内可在造血组织本身形成具有血液毒性的代谢产物,长期接触苯可引起骨髓与遗传损害。对骨髓造血系统的影响:苯的许多代谢产物,如苯醌、醌醇、苯三酚等,具有影响细胞内大分子活性的作用,它们可同RNA、DNA、蛋白质上的某些化学基团结合,进而造成酶失活,阻断DNA合成和蛋白质的装配等,如苯酚可连接到DNA或蛋白质的分子上。醌醇、苯醌、苯酚能抑制细胞RNA的合成。苯醌还能与谷胱甘肽分子共价结合,影响其生物活性,而粘糠醛可以和氨基酸或细胞的巯基结合产生毒性作用,在动物实验中已发现它有明显的骨髓毒性;苯影响免疫系统,从分子免疫学角度,芳香族化合物与蛋白质结合后极易形成自身抗原,诱发机体产生变态反应,造成血液细胞的损害;酚类为原浆毒,可直接抑制造血细胞的核分裂,对骨髓中增生活跃的幼稚细胞有明显损害作用。血象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血小板明显下降,红细胞、血红蛋白也有下降但程度不及上述两项,还可出现一系列全血细胞下降表现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发生白血病。即使在控制了吸烟和其他可能造成混淆的潜在因素,他们的白细胞数量仍会减少。据其他研究记载,其粒性白细胞和B细胞数量比不接触苯的工人平均要少15%~18%。 【参考文献】 [1] 张玲.苯暴露诱导体外培养大鼠骨髓细胞凋亡及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D]. 武汉大学,2004. [2] 王芳.苯并[α]芘对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及与脂质过氧化关系的研究[D]. 山西医科大学,2006. [3] 徐国彬,周建华.接苯人群生物标志物及生物监测研究进展[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5,(05). [4] 由莉.GPA基因突变频率与苯作业工人苯中毒危险的相关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