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职业健康>>职业病

我国三氯乙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6-06-16来源:中国产业安全指南网 作者: 点击:243次


  三氯乙烯的主要用途是用作溶剂、金属清洗剂、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合成医药、农药,四氯乙烯等。近些年,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禁止CFC-12(二氟二氯甲烷)等破坏臭氧层制冷剂的使用、使其代用品HFC-134a等需求的增长,三氯乙烯是制造HFC-134a(四氟乙烷制冷剂)的原料,因此需求和产能迅速增加,特别是在中国。

  一、当前我国三氯乙烯生产存在的问题是产能过剩、产量不足、技术落后和环境污染


  2009年我国三氯乙烯的产量为6.5万吨,2005~2009年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6.7%,表观消费量为8.64万吨,随着2005年7月22日,商务部发布2005年第37号公告,公布了对原产于俄罗斯和日本的进口三氯乙烯反倾销调查的最终裁定。2006年三氯乙烯进口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2009年进口仅为2.15万吨,仅为2006年进口量的一半,在此期间,我国三氯乙烯表观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3.95%。2005年以后我国三氯乙烯产能进一步得到扩展,估计我国现在三氯乙烯的生产能力已接20万吨年/年,产量却不足10万吨/年。

  由于我国的商品乙烯量很少,三氯乙烯生产装置几乎全部是电石乙炔法,采用这种方法无论是电石的生产过程,以焦炭和氧化钙为原料,在电炉高温合成,电能消耗较高。而焦炭和氧化钙的生产也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三氯乙烯的生产过程,乙炔发生产生大量电石渣,氯化过程要产生氯化氢气体,需要进行中和等步骤等,都是高能耗,高温室气体排放,含有机氯废水等排放环境污染问题。与国外乙烯路线比较,相对落后。此外,我国三氯乙烯的生产企业多为地方以及中小型企业,规模小,多在千吨/年左右,规模较小。总生产能力虽大,但产量不足,成为我国三氯乙烯企业面临并需要解决的问题。总的来看,我国三氯乙烯行业供不应求的状态短期内还将继续存在,虽然供给缺口将随着产能的迅速释放而有所减小,但是生产成本高,生产企业面临的技术和环保问题将影响产能的释放和产量的增加,以及生产成本较高。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硬是当务之急。

   二、我国三氯乙烯价格的变化


  从2004年至2008年,国际市场三氯乙烯产品市场售价变化不大,比较平稳,国内价格也基本稳定在5000—6000元/吨之间。但进口于英国ICI公司产品价格较高,一般比其它进口国和国产产品价格高2000元/吨以上,其次为美国Dow化学产品,售价也高近2000元/吨。国内长期产不足需,但未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因为进口产品货源充足,价格应比较稳定。2009年国外一些生产装置停产,一度造成货源紧张,价格上扬,国内三氯乙烯价格上扬至7500-7800元/吨。进入2010年,更上扬至8000元/吨以上。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内四氯乙烯产品售价会随着产能的调整,有所回落。应在7500-8000元/吨之间浮动。

  三、建议


  1 三氯乙烯的毒性不容忽视

   近几年我国生产和使用三氯乙烯的场所发生多起三氯乙烯中毒事件。接触三氯乙烯的人员,三氯乙烯主要经呼吸道侵入机体,也可经消化道和皮肤吸收。其吸收和排出,随其脂溶度、水溶度、空气中浓度和机体通气量等因素而定。要使我国这一产品健康发展,环保部门应制定生产和使用三氯乙烯行业的安全规范,改善操作环境,严防中毒事件发生。

  2 国内需求虽稳中有升,但必须提高整体行业的竞争力

  我国三氯乙烯市场稳定,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好转,各行各业对三氯乙烯的需求将稳中有升。但国内当前三氯乙烯生产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在发展中逐步解决。行业应在技术、规模、环保上进行改进,提升竞争能力,否则将影响下游产品,特别是HFC-134a 等的发展。

  3 三氯乙烯进口渠道可能要缩小

  由于三氯乙烯的毒性,发达国家对三氯乙烯的生产和限制将更加严格,产量也会萎缩,这意味着除俄罗斯之外,我国三氯乙烯的其他主要进口来源将缩减,进口规模将受到影响。这样将进一步刺激国内三氯乙烯产能的释放。综合各种信息,预计未来3-5年我国三氯乙烯的供给缺口将保持在3万~4万吨/年左右的水平上。供给缺口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内装置开工率不足造成的。
------分隔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