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烫伤的预防与治疗

发布时间:2016-04-29来源:《劳动保护》 2010011期  作者:中国科普研究学会 高 点击:186次

  烧伤一般包含火焰烧伤、热液烫伤、热接触伤、化学烧伤、电烧伤及皮肤的放射性损伤等。烧伤的严重程度主要从两方面判断,即烧伤面积和烧伤深度。烧伤面积是用皮肤烧伤的面积占本人体表面积的百分数来计算。烧伤面积越大,病情越严重。烧伤深度可以分成I度、浅Ⅱ度、深Ⅱ度和Ⅲ度。I度烫伤的皮肤发红、不起水泡,表面干燥,2~3天后,烧伤皮肤脱屑,3—5天即可痊愈,不留疤痕。海边日光浴的皮肤损伤属于I度烧伤。浅Ⅱ度烧伤是日常最多见的类型,表现创面疼痛剧烈,有明显组织红肿和水泡形成,一般2周左右愈合。深Ⅱ度烧伤皮肤表皮撕脱,基底红白相间、痛觉迟钝。如果创面不感染加深,需3周左右愈合,但留有瘢痕。Ⅲ度烧伤皮肤苍白或焦痂形成、痛觉消失,需要植皮手术治疗。
  烧伤的现场处理是烧伤治疗的起始和基础,急救是否及时、恰当,对减轻损伤程度,减轻病人的痛苦,降低伤员死亡率和伤后并发症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火焰烧伤


  发生火焰烧伤时应尽快离开火区,脱去着火的衣服或就地打滚灭火,或用水浇洒,用棉被、毯子覆盖着火部位,也可跳进附近的水池或河沟中灭火。切忌奔跑、大声呼叫和用手扑打火焰,以免风助火势加剧燃烧,导致头面部、呼吸道和手的烧伤。迅速离开密闭和通风不良的现场,以免发生吸人性损伤和窒息。
  离开火场后应立即将烧伤的创面用冷水浸泡或冲洗0.5 h以上,迅速降低局部温度,中止热力对组织的继续损伤,以减轻疼痛、减少创面渗出和水肿、清洁创面。送往医院之前一般不主张在创面上涂任何药物,尤其是红汞、龙胆紫等有色的外用药,以免引起汞中毒和影响创面的观察、判断,更禁止用酱油、鱼露等含有大量细菌的液体外涂,可用清洁的敷料或干净的被单、衣物等包裹,以减轻创面的再损伤和污染。

  热液烫伤


  热液烫伤时应立即脱去热液浸渍的衣服,动作轻快,切忌粗暴,以免将水泡皮擦破或剥脱,或先用冷水浸泡一会儿后再脱去衣物,必要时可用剪刀将衣服剪开,然后用上述方法浸泡、冲洗和包裹。较小面积的烫伤,如果水泡没有破裂或还没有形成水泡,可以用75%酒精或高度白酒湿敷,如能加压包扎,效果更好。必须强调的是,早期保护好水泡皮,对减轻进一步的损伤有很大的作用。

  化学烧伤


  不管酸、碱或其他化学物质烧伤,均应立即脱去被浸渍的衣物,迅速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反复冲洗0.5—1 h,以便稀释和清除创面上存留的化学物质,避免进一步的渗透和加深损伤,切忌为了寻找中和剂而耽误了冲洗的时间。水的温度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宜,一般是15℃~20℃。夏天如果温度较高,可以加入冰块。头面部化学烧伤时,应特别注意眼的烧伤,先用清水彻底冲洗眼睛,但严禁用手或手帕揉擦,以免加重眼球的损伤;石灰烧伤时需先掸去皮肤上残存的石灰颗粒后才可用水冲洗,以免残存的石灰遇水起化学反应,生成强碱并释放大量的热量,引起更严重的烧伤;磷的烧伤,扑灭火焰和用水冲洗后用湿布包裹,隔绝空气,防止继续燃烧,禁用油质敷料,以免促进磷的溶解和吸收,引起或加重吸收中毒。受伤者最好能了解所接触化学物质的具体成分和特性,并告知医生,这对进一步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电烧伤


  常见的电烧伤有电弧烧伤和电接触烧伤两种,有时两者兼存。电弧烧伤是指两个电极之间发生短路或放电所产生的电弧(也称电火花)对人体的损伤,其急救处理基本与火焰烧伤相同。而电接触烧伤是电流通过人体所产生的损伤,不仅烧伤深度较深,而且容易危及生命。急救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拉断电闸或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皮带等绝缘物品使伤者脱离电源,切勿用手拉伤员或接触电线、电器,以免急救者自身触电。高压电触电应迅速通知变电站停电或由工作人员抛接地线造成短路跳闸。脱离电源后马上扑灭着火的衣服,检查伤者的神志、呼吸、心跳。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当场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调查资料显示,电烧伤所致的呼吸心跳停止,50%以上病例经过及时有效的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可以恢复。保护烧伤创面,可用干净布单包裹,尽快送医院治疗。切勿将伤员埋于沙土中“退电”,以免延误抢救时间,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还要避免胸部挤压影响伤员的呼吸和循环以及增加创面被污染的机会。“退电”本身没有确切的科学依据。
  民间有许多用于烧伤或烫伤后的创面处理的“土方法”,比如创面外涂抹酱油、牙膏、老鼠油、炉灶灰,甚至是某些中药制剂。从现代医学的角度上看,这些民间的处理方法往往会造成创面感染,加重创面损伤,因此并不可取。


------分隔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