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3-3615-02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血液透析因其工作的特殊性,医护人员需要经常接触病人血液,长期透析病人多是多重耐药菌株的携带者。加上经常接触各种消毒剂,工作和心理压力所致的紧张、繁重、疲劳和生物节律的改变,易造成透析室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因此提高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健康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1 职业的危害因素1.1 生物因素:从事血透室的工作者要经常接触病人的血液、唾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尤其血液,感染HBV、HCV及艾滋病等的机率很高,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护士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不慎被其污染的可能性极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穿刺及穿刺部位渗血;(2)输血、留取血标本;(3)腹水回输;(4)操作不慎刺破皮肤;(5)透析过程中透析器破膜,更换时不慎沾污血迹;(6)透析结束后对管路、透析器等物品进行冲洗消毒处理[1]。但近年来唾液传播HCMV(人巨细胞病毒)不断扩增,也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1.2 物理因素:(1)紫外线常用于血透室的空气消毒,是眼和肺最危险的刺激因素之一。易引起头晕、恶心等症状,长期接触可致肺气肿和肺组织纤维化。紫外线照射对人的眼睛和皮肤具有刺激性。紫外线空气消毒过程中,如果直视可造成眼炎、皮肤水肿、红斑、皮炎等症状。(2)血透室的噪音,主要来源于透析机、水处理设备、心电监护仪设备、电视机等发出的声音[2],尤其是透析机,由于透析过程中情况复杂,不可避免地经常遇到因紧急情况而报警的警音铃,这些警音铃形成的噪声能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二者常同时发生,互为因果,噪声干扰严重者可使机体内分泌机能发生改变,交感神经活动机能亢进,工作人员间沟通效果差等,影响工作效率。 1.3 化学因素:(1)血透室经常应用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甲醛、次氯酸、冰醋酸、戊二醛、消毒灵等,这些挥发性化学消毒剂对人体的呼吸道、皮肤、眼睛、神经系统等都有不良影响。有的接触后立即造成伤害,有的长期接触后引起慢性中毒,损害身心健康[1]。(2)水银和戴奥辛是医院常见且易被忽视的毒性垃圾。来自于体温计、血压计、荧光灯以及电池等,医疗用品的水银具有一定的神经和肾毒性,而输液器、输血器、输血袋等占医院25%的卫生材料是PVC产品,含有戴奥辛,研究认为它与子宫内膜异位、内分泌失调及癌症有关[3]。 1.4 工作因素:(1)锐器损伤:针刺伤等锐器损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事故,尤其透析室护士穿刺等护理操作频繁,因此医疗锐器损伤发生尤为常见,发生率可达100%[4],常见的锐器为针头、安瓿碎片、刀片等物品。(2)护患纠纷:护士与病人接触的机会较多,与病人交谈时如果护士态度冷漠、语言生硬,病人易产生逆反心理;或病人呼叫应答不及时,对病人病情估计不足,致使不重视而应答不及时,贻误了病情,造成护患纠纷;医疗收费不规范,有的护士记账时代码看错或床号姓名看错、记错、多记等造成护患纠纷。(3)职业性腰背痛:有研究表明,护士的职业性腰背痛大约有2/3是在搬抬病人时发生的[5]。而透析机操作、透析前后搬抬病人、透析机清洁等是透析室护士的常规工作,因此,透析室护士较易发生职业性腰背痛。(4)其他:透析室护理工作具有长时间、连续性和不规律等特点,可造成长期饮食不规律和睡眠不规律等,而致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疲劳综合征等[6]。 1.5 心理因素:透析室每天工作量大,危重病人多,随时可能有情况发生,同时血透病人血管因素和穿刺难易复杂,加大护理操作的难度,加上血液透析是体外循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使护士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透析病人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以及血透室内各类设备的摆放状况等均可成为医护人员的应激源。 2 自身防护对策2.1 生物性危害因素的防护:(1)术前认真查阅病历,对有特异感染者应做特别记录,如果病人是乙肝、丙肝或HBV、HCV、HIV等携带者,行血液透析时,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以防止病毒传播。工作人员必须注意呼吸道及透析环境的隔离消毒,执行空气消毒,物品表面消毒,手的消毒,终末消毒,预防院内感染及消毒隔离有关规定等是预防生物因素造成伤害的最有效措施。(2)器械传递、清洗,抽血、注射、输液的过程中谨慎操作。术中应遵循刀、剪、针的摆放及传递规定,避免操作中手忙脚乱,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损伤造成的职业危害。(3)护理操作时戴一次性口罩、手套,每操作完1次必须严格洗手,戴手套不能取代洗手。(4)同时要加强护士自身体质的锻炼,参加体育健身活动,饮食加强营养,注意休息 (特别是下夜班 ),提高抵抗力。(5)医护人员每半年体检1次,对HBsAg阴性的医护人员定期进行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 2.2 物理性危害因素的防护:(1)紫外线照射消毒时,室内不宜留人。照射结束后,注意通风换气,尤其要按时关灯。(2)透析机、水处理设备妥善修理维护,使噪音维持在40分贝以下,同时,避免电视机、抢救监护仪器声音过大。(3)为减轻或防止噪声污染,尽量做到操作准确、轻柔。(4)尽可能选用噪音小、功能好的仪器设备,定期检修器械车,保持室内安静。 2.3 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防护:血透室护士在冲洗、复用透析器时应穿防护衣、乳胶手套、戴防护眼罩、口罩和帽子。熟练操作流程,防止灌洗液溅到皮肤或眼睛;对于刺激性强、易挥发的消毒剂,应密闭存储,防止溅溢或外溢。改善工作条件,对科室的建筑布局要进行科学设计,加强工作场所的通风、除尘、排毒措施。定时监测空气中化学药物的浓度,使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中有害物质浓度控制在职业接触限值以下,达到卫生标准的要求。使用体温计、血压计、荧光灯以及电池要小心操作,防止其中的水银泄露和污染。使用输液器、输血器、输血袋等要注意带手套和口罩,用完后及时、正确放进指定的收集箱,避免长期接触。 2.4 工作危害因素的防护:(1)对于锐器损伤,加强职业防护培训,提高穿刺技能,并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针头必须及时、正确放进指定的锐器收集箱,严格遵守临床废弃垃圾管理规定。提倡采用保护性护理用具及正确处理伤口,皮肤黏膜一旦受伤,应立即挤出少量的血液,用肥皂水和流水清洗伤口,擦干后碘伏消毒伤口,并向上级汇报,请教专家确认危险程度和作进一步处理。(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不仅可以帮助病人战胜疾病,恢复身体健康,而且对保障及恢复病人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护士应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用真诚的态度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应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向病人讲明医疗卫生收费的依据,并严格按照物价局规定的收费标准执行,并做到不多收和合理收费的原则,解释工作一定要耐心、细致,直到对方明白理解为止,以避免和减少发生护理纠纷和暴力事件,确保护理安全。(3)透析室护理工作繁重,对护理人员具有较大的职业危害,由于护士劳动强度大,随机性强,抢救多,首先应实行弹性排班制减轻护士超时站立强度,合理安排班次,建立相对规律的工作;对于搬抬、清洁等可请护理员协助,减轻护士繁重的体力工作;护士在工作中应重视姿势的自我调节,减轻职业性损伤。 2.5 心理性危害因素的防护:血透室在工作设计和工作安排上要符合卫生学要求,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加强科室人员的配备,适当调整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减轻血透室护士职业紧张和心理压力;安排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舒展护士因紧张工作带来的心理疲惫,从而较快地调整心态,更好地投入工作;采取科学弹性排班、轮班的方法,将心理性职业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 赵永秀,庄 英.透析室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5):2098. [2] 林江英.影响血透室医护人员健康的因素及防护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3,4(19):13. [3] 罗 洪.医院的环境污染与防护[J].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10):450. [4] 刘红玲.护理人员医疗锐器伤的调查与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04,33(12):1100. [5] 谢红珍,潘邵山,王 红.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研究综述[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935. [6] Johnson LA.Nurses, chronic fatigued syndrome[J].Am J Nurs,1998,98(5):16. 收稿日期:2007-07-26 |